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美應務實對華 保持南海中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10 01:12:26  


 
  文章認為,美國在亞洲採用的是“巧實力”戰略,包括軍事姿態和長期參與商業和貿易活動。美國一直表示,無意制約中國,而是要“平衡”區內反應。希拉里更表示,其實美國歡迎中國崛起。但有人質疑,釣魚島問題已反映了美國對中國崛起感到不安,她正採取長期措施剷除任何危及美國的亞洲領導地位的挑戰。但中國外交部已表明,中國沒能力和意圖挑戰美國的領導地位,更表示會支持維持國際現狀。

  另外,南海爭議其實還牽涉中美的非洲爭奪戰。文章表示,美國不高興中國在非洲取得成果,所以就要令北京忙於保護自己的後院(南海)。文章表示,中國和非洲的主要石油生產商建立了緊密的貿易聯繫,中國大約16%的石油都是從非洲安哥拉進口,貿易額超過240億美元,中非之間的石油交易不斷上升,令美國、歐洲及其他西方國家的石油公司感到不安。

  文章指,中國政府在不干涉內政的原則下,向非洲國家提供低息貸款,大大改善非洲經濟,於是令非洲國家對中國充滿好感。在簽署了貿易額超過500億美元的32份雙邊協議後,中國已經超越了美國,成為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非洲已經成為中美的競技場,安哥拉就是其中一例。所以,華盛頓絕不會在亞洲犯上同一錯誤。

  然而相比美國,中國擁有經濟優勢。毫無疑問,美國是軍事大國,但長遠來講,中國於全球事務上能付出比美國更多的資金。文章表示,北京已準備好利用龐大的外匯儲備盈餘,向非洲提供貸款和落實基建項目,並以低標價贏得非洲的合同。另外,中國也正擴大對歐洲的投資,澳洲、加拿大和印度都正在鞏固與中國的關係。長遠而言,南海周邊的國家都不會繼續保持親美政策。以印度為例,她最近就以成效不大為由,主動退出和越南開採南海石油的計劃。文章認為,這可能是印度退出亞洲政治僵局的藉口,如果屬實,將可能令中國的鄰國陷入經濟困局。

  文章因此認為,美國應對中國採取務實態度。既然中國已表明願意根據《南海行為守則》以雙邊形式解決爭議,美國就好應該保持中立。這樣的話,希拉里的訪華行程才算得上成功,而中國也能表現出守諾言一面,取得鄰國信任。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