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唐山紅梅制造廠,與曾經所謂的廉價勞動力截然不同,勞工薪資正在飛速增長。 |
中評社俄亥俄雅典城6月5日電(記者 余遙編譯報道)紐約時報近日刊出文章,談論中國勞動力薪水增長對於勞力資本供應鏈條的影響,原題目為“由中國勞工薪水增加引起的外貿廠商恐慌“,文章作為紐約時報專題記者凱色.布拉德,主要內容如下:
今年在中國以及亞洲其它一些國家,以低薪聘用廉價勞動力的現象大為改觀,大量勞工的薪資相比以前大幅增長。雖然漲薪確實會造福於這些發展中國家的廉價員工,但對於在華的外貿公司來說卻並非如此。在出口商品到美國或歐洲時,由於漲薪所造成的成本增高使得這些貿易公司必須對其產品進行相應的價格上調,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持較小的利潤波動。作為對美最大的零售商品貿易公司,利豐集團的總裁樂裕民在周二所做的演講中談到,在今年年初的5個月中,由於漲薪導致的平均成本增長要比去年同期高出15%。與之附和的其他貿易公司總裁也對成本大幅增長感觸頗深。
近日,在飛往越南、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以及其它亞洲低薪國家的班機上,來自各個貿易集團總裁都在試圖找到可以替代中國的貿易轉接口。道理很簡單,現在中國大部分勞動力薪資漲幅基本都在兩位數字以上,這使對外貿易成本大大提高。但是讓這些總裁大失所望的是,現在即使在越南、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這些曾經所謂“低薪國家”的工人漲薪也已成為普遍現象。簡而言之,由於成本增高所導致的產品價格上升在亞洲已經是處處皆是,對於像美國這樣大型買家來說,想找到昔日的“中國製造”式低成本價格商品已非易事了。
拿孟加拉國舉例來說,去年最低工資標準漲幅為87%。即便如此,由於缺乏足夠勞動力,很多工廠還是無法完成手邊的訂單量。孟加拉國大型服裝製造商穆罕默迪集團安主席蘇.哈克在接受採訪說:“在任何地方你都可以看到‘應聘’的標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