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書智聚力,正聲申共識。
應對島內政治陰霾意識瘟氤,選擇一個兩岸人民有共同歷史記憶和現實警醒的日子,借一位反獨促統強將名人立傳的良機,聚力正聲,重申和堅持“九二共識”,充分顯示政治智慧和文化智慧。這個感悟凸顯在“主事”與“主賓”的啟發。
出書和發表,實際“主事”就是出版社代表高希均教授。許將軍極為至誠表達:“他在幕後的推動和鼓勵讓我感動”。高教授開場“點題”:“1937年七七事件爆發時,18歲許老爹棄筆從戎,之後參加過許多戰役,一生功績卓著,從公職退休後又推動兩岸交流,貢獻極大,天下文化能出版老爹的傳記,深感榮幸。之所以選擇今天辦新書發表會,是為了凸顯老爹一生希望避免戰爭、爭取和平”。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中國人民,想避也無法。中國人民包括當時在日本統治奴役下的台灣民眾,唯有奮起抗爭。島內紛紛就地抗日。許多志士仁人渡海回到祖國大陸與全國民眾並肩抗日,拋頭顱,灑鮮血。這彰顯台灣與祖國、台胞與祖國同胞是命運共同體。歷史難忘,啟迪後人。當今島內政治陰霾意識瘟氤主因是,民進黨當局否定“九二共識”,強推以“台獨共識”偽裝的“台灣共識”,走向“依洋謀獨”“依武謀獨”的邪路絕路。國民黨內也有人對“九二共識”或則否定,或則懷疑,或則猶豫。即使有強辭辯解,那是“選戰語言”雲乎。但過去島內選戰已經證明,以迎合“台獨”選戰語言,與“台獨”人士比拼競選,實在是小巫鬥大巫,祗有落敗一途。既丟掉大義,丟掉靈魂,丟掉優勢,還丟掉選票。國民黨對民進黨已經沒有多少優勢,一迎合更把僅存的優勢也斷送。
“主事”以玉引玉,“主賓”金玉獻言。來者皆賓,不分主次。方方面面,文武兼備。據所傳所傳訊息,貴賓有前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蔣經國基金會董事長錢復、理律律師事務所資深合夥人陳長文、台北市前市長郝龍斌,夏瀛洲、帥化民、陳興國等將軍,王鴻薇及潘懷宗等市議員,退輔會副主委李文忠、張京育前校長、戴瑞明大使、以及張麟征、郭俊次、周玉山、王高成、曲兆祥、蔡翼等學者和聲樂家範宇文。陣容強,聲勢大,份量重。不言而喻,對兩岸關係,台海未來,未必人人底本同一,更非個個方案相似,但“兩岸避戰,爭取和平”卻是共同關切。目前在台灣應對內外勢力挑戰拱火,不同層次不同程度的聚力,極其必需,大有意義。“兩岸避戰,爭取和平”是當前台灣島內較大的一個公約數。對這個公約數,有不同的求解,更有不同解碼。但有一個共同“密碼”----反對“台獨”。
被視為“主賓”之一的馬英九先生的“解碼”特別引起人們關注。在發表會上,他突出談到,《許歷農傳》讓外界瞭解兩岸為何要和平交流、“台獨”為何是一條走不通的路,更感念前人堆疊的和平之路,是提醒當局鑒往知來、維護兩岸和平的一面明鏡。大概言猶未盡吧,緊接著接受採訪時,進而亮明要害。“九二共識”本來就很清楚,大陸把它看作是定海神針,台灣是看成兩岸共同政治基礎,沒有“九二共識”,兩岸怎麼可能談呢?不久之前他已經針對不同對象做了兩次明確表態。一是針對蔡英文、民進黨挑戰大陸底線有引發戰爭之危,發出警告也是勸告。他痛批蔡英文當局,否認“九二共識”造成兩岸對立的現狀。同時喊話蔡英文,“拜託回到‘九二共識’,會發現很多事不一樣”。二是針對國民黨主席朱立論荒腔走板之談,“‘九二共識’是沒有共識的共識”,馬英九直言:“真有‘九二共識’”。他這次重申“九二共識”的存在事實與重要作用,顯然針對性很強。
從陳水扁開始,民進黨就炮製“綠化馬英九戰略”。部分得逞,整體受挫。他雖被“綠色圍欄”困擾,難以全然突破藩籬,但仍持“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信念。10年前,他在任上提出“三不”——不統、不獨、不武。如今,“不主張統一變為不排斥統一”,與“推動統一”仍有很大距離。既有外部態勢的壓力,也有內在心態的自困。在“統”上的猶豫,皆因他心中另有底本劇本。這有待兩岸高度政治智慧化解而融合。儘管如此,只要“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信念和大義仍存在仍堅持,面對外部勢力要炮製、拱火烏克蘭式的戰爭漩渦陷阱,就會保持足夠的政治清醒。
宗鷹:原名趙宗英,又名趙汝安,廣東新會人。美國華人當代作家、政論專欄作家,全美中國作家聯誼會常務副會長。1985年來美,2005年定居加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