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1日電/慧聰酒店網刊載作者王晗的文章說,中國飲食文化國家的歷史有長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實力有強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構成、宗教信仰、政權性質和經濟結構也有差異,故而各個地方的飲食文化是不一樣的。生活在南京的人因為地域問題偏愛淮揚菜,但是南京因地理位置,潮濕,大家也熱衷於川菜、湘菜,反之淮揚菜在湖南是賣不動,因為地區限制,使得生活在川、湘一帶的人對清淡的菜系是提不起興趣的。
在中國有大大小小八大主要菜系,當然各個地方菜系都有本地方的性質,閩粵菜系以湯菜要清,味道要淡,炒食要脆、擅長烹制海鮮佳肴。淮揚菜看相以湯湯水水為主,搭配不但注重營養均衡。從特質看,中國飲食文化突出養助益充的營衛論(素食為主,重視藥膳和進補),並且講究“色、香、味”俱全。這就如著名的美食藝術大師大董所說,每一道菜都得做大董像藝術品一樣。這也符合了一般人在吃飯的時候有個常態,先是嗅覺,聞起來很像,然後是視覺感受,看到菜品的搭配美觀,才有了味覺的觸動,這就是符合五味調和的境界說(風味鮮明,適口者珍,有“舌頭菜”之譽),奇正互變的烹調法(廚規為本,靈活變通),暢神怡情的美食觀(文質彬彬,寓教於食)等4大屬性,有著不同於海外各國飲食文化的天生麗質。
中國飲食文化的多樣性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儒家倫理道德觀念、中醫營養攝生學說,還有文化藝術成就、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征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創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國烹飪技藝,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記者每次出門上班的時候都會發現街上會賣很多營養粥,這裡面每樣粥的名稱後面都有介紹,並且相同的是粥的介紹都帶有皇帝內經的注釋,《論語》裡也有對飲食有很深的說明,這充分的表示了老祖宗早就將食補融入了儒家文化裡,讓飲食文化和儒家文化深深的融入到了一起,使得中國的飲食文化得到儒家思想的灌輸得到根深蒂固的滲透。
從沿革看,中國飲食文化綿延170多萬年,分為生食、熟食、自然烹飪、科學烹飪4個發展階段,推出6萬多種傳統菜點、2萬多種工業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風味流派,獲得“烹飪王國”的美譽。曾今有數據顯示,中國人的身體素質是全世界最標準,飲食搭配是全世界最均衡的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