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政協一號提案:拓寬民資投資渠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08 18:50:47  


  中評社北京3月8日電/在全國各地民間借貸問題頻現的背後,民營資本投資渠道匱乏的弊端逐漸顯露,這也成為今年“兩會”的熱點話題。

  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上,由民建中央、農工黨中央、全國工商聯聯名提交的《關於強本固基維護實體經濟堅實基礎的提案》被列為大會一號提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的同時,要更加重視民間資本投資渠道的拓展”的建議在上述提案中被排在首位,其分量和關注度不言而喻。

  促民資回歸實體經濟 

  回顧鄂爾多斯、溫州等地民間借貸危機的爆發,其共同特征無外乎在於民間資本的充裕,而投資渠道卻相對單一。“民間資本多而投資渠道少,民營企業多而信貸融資少”的尷尬,已然是目前資金流向借貸領域的主要原因。從民營企業的資金需求來看,通過銀行信貸不能夠得到滿足,也就不得不向體制外的民間借貸尋求融資。

  同時,民間借貸的資金並沒有完全投入到實體經濟中去,而是在不斷的投機中尋求高額利潤,也給民間借貸行為埋下了“禍根”。

  全國政協委員陳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巨額的民間資本正通過“炒房”、“借貸”等手段進行投機活動,國家對此應該有相應的政策、法律法規來規範資金的使用,促進這些資金能夠運用到實體經濟中去,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

  農工黨此次在提案中也指出,根據實體經濟的調研,過度壟斷使民間資本投資無門,是造成當前實體經濟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實體經濟與非實體經濟之間的投資回報差異較大,做實業不如投機和投資賺錢多、賺錢快,所以,民間資金在找不到“出口”的情況下,就只能流向民間借貸領域。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夏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贊同國家降低一些領域的投資門檻,尤其是一些壟斷性行業。“民間資本的效率不會比國有資本低,允許民營資本進入可能對經濟增長更有利。”

  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吳曉靈近日也表示,中國並不缺錢,缺的是對錢的配置渠道。她建議,放寬村鎮銀行主發起人和股東資格限制,鼓勵中資機構投資融資租賃公司,允許租賃公司吸收大額定期存款和發債金融。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