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媒體觀察:北約應吸取教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20 15:01:07  


  中評社北京5月20日電/北約28個成員國領導人定於本月20日至21日齊聚芝加哥,熱門議題包括如何從阿富汗全身而退,如何在財政入不敷出的年代維持聯盟核心能力以及如何集結更多夥伴國聯手開展行動等。

  據新華社報道,先於他們之前,反戰人士已從各地奔赴芝加哥,再次擂響反戰鼓聲,提醒世人:美國及其北約盟國屢屢出兵他國,其表面光鮮的旗號背後,摻雜著濃重的利己私心,包括獲取石油等戰略資源。

  為了自己國家或集團的私利,以“人道主義為由”,對他國動輒使用武力,其結果往往適得其反。這方面,北約的教訓並不少。

  就在芝加哥北約峰會開幕前夕,紐約一個組織發佈長達76頁的報告指出,北約去年在利比亞的8次空襲直接造成包括20名婦女和24名兒童在內的72名平民死亡。人們自難忘記,當時北約空襲利比亞的所謂理由,恰恰是為了保護平民。其實,北約軍事干預後,利比亞經濟嚴重倒退,普通百姓生活水準大幅跳水,其結果不啻一場人道主義災難。

  冷戰結束後,北約失去戰略對手,尋找新定位之際不斷充當“世界警察”。20年間,北約直接參與波黑戰爭,發起科索沃戰爭,如今又陷入阿富汗戰爭泥潭難以脫身。這些戰事讓戰區平民蒙受了巨大的生命和財產損失,同時也給地區安全帶來了新的問題,引起國際社會和北約內部諸多爭議。

  事實上,對於北約21世紀新定位,成員國至今存在不同意見。不少歐洲成員國認為,歐洲已無需為安全擔憂,因此多年來不斷減少防務支出。在當前歐債危機加劇之時,防務投入意願會更趨弱化。軍事干預所導致的財政負擔,成為北約國家難以忍受之重。

  分析人士還指出,血腥的阿富汗戰爭早已消磨北約盟國、尤其是歐洲盟國參與區域外軍事行動的“熱情”。去年的利比亞衝突,德國等眾多北約成員國便選擇置身事外。本屆芝加哥峰會上,法國新總統奧朗德會否宣佈法軍提前撤離阿富汗以兌現其競選承諾,也成為輿論關注的熱點。

  2010年裡斯本峰會通過的北約戰略新概念指出,北約從其軍事行動、尤其是阿富汗和巴爾幹戰事獲取的明確教訓是,只有糅合政治、民事和軍事手段在內的綜合方案才能實現“有效危機管理”。顯然,北約已經意識到,單靠軍事干預非但解決不了問題,還可能製造更多問題。

  全球政治、經濟、安全格局正在快速發生變化,和平與發展仍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北約成員國雖大多為發達國家,但實力早已不如從前。面對新的現實,北約國家應該從最近幾次軍事干預中吸取教訓,積極參與國際社會通過外交和政治手段解決危機的努力。軍事干預行為,無論是以“戰略新概念”還是“靈巧防禦”之名,都只會使北約陷入更加難堪的境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