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台美專家竟稱兩岸現狀需美定義解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07 00:47:18  


 
  並且,因為台灣現在既不會走向所謂的獨立也不會選擇統一,所以這種論點站不住腳。華盛頓所持的這種理論只會傷害台灣充分挖掘利用現有條件下存在的機會的能力。換句話說,美國的政策必然會成為“海市蜃樓”。而且,美國採取這樣的策略是極端保守的。由於喪失了對北京的決策權,這種政策禁止華盛頓採取保障其利益的行動。加之兩岸實力的日漸懸殊,北京將會自己定義什麼意味著獨立,什麼意味著統一。這也就是說,北京將會定義何為和平,何為戰爭。這樣的“現狀”是不穩定的。

  誠然,在過去的十年裡,台灣選民的態度似乎出現了一種基本層面的變化,而所有為權力競爭的政黨都不得不接受這種態度。特別是,台灣選民已經不再把支持“統一”還是“獨立”作為直接的政治目標。事實上,根據2011年台灣“際委會”所做的調查來看,採訪者中87.2%的人支持保持“現況”,總共只有7%的人表示希望“儘快”統一或獨立。

  文章稱,由於台海雙方在“主權”問題上的分歧日益擴大,美國需要認真地重新考慮它如何看待兩岸事務中的期待、可能和結果。而一切問題的核心就是華盛頓對“現狀”的解讀。北京的戰略是明確的,台灣對“現狀”的認識也正在達成共識。因此,這需要華盛頓有一個更為準確的對“現狀”的定義。文章稱,美國對問題的迴避,或者是對台灣“主權”支持的放棄都將帶來不穩定。

  文章稱,美國“轉向”亞洲迫使其需要在台灣海峽進行重新平衡。儘管各方都可能同意參與的必要性,但背後的期望卻是不一致的。儘管馬英九在今年年初得以連任,北京也開始推進和平協議的簽署進程,但是,從過去四年海峽兩岸看似穩定的改善來著,華盛頓的傾向也可以繼續做出更多相同的事。

  文章稱,確保台灣海峽和平和穩定的方法應該是積極地推進符合美國政策和價值的融合信任、平等和有尊嚴的行為方式。美國的政策應該逐漸調整,要反映對台灣海峽客觀現實的承認,對“現狀”有更為準備的表述。這將會解決兩岸日漸拉大的“主權分歧”,再平衡權力間的差距,確保台灣海峽的長期和平安全。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