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家解讀:中國武器裝備自主創新能力有多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24 01:03:41  


資料圖:國產殲15艦載機空中飛行高清圖。
  中評社北京11月24日電/新華網發表《陳虎點兵》專稿文章稱,近來有一件事引起了國內軍事愛好者的高度關注,那就是珠海航展。那麼這次珠海航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人氣?為什麼會有這樣高的關注度?關鍵在這次航展中,有一大批國產的新型武器裝備首次亮相。無論是武直-10、武直-19,還是被大家稱作殲-31的新型戰機模型,以及“翼龍”無人機,這些東西首次出現之後,都讓國內的軍事愛好者們興奮不已。

  那麼這一屆珠海航展中體現出來的中國國防科技工業水平和實力究竟怎麼樣?距離十八大提出來的要求和目標有多大的差距?在十八大報告當中專門列入了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問題,標題是加快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專門提到了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的問題。如何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十八大報告當中提出了三方面的做法,一個就是要堅持以創新發展軍事理論為先導;第二是著力提高國防科技工業自主創新能力;第三是深入推進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我們能看到提高國防工業自主創新能力,實際上就是對國防科技工業提出的要求和目標。

  用十八大提出的要求和目標比對珠海航展所體現出的水平,我們就可以感受出這當中還有多大的距離。在珠海航展這些熱門展品的報道當中,所有的媒體幾乎都用了十分相近的口吻對它們進行描述。比如說武直-10,被稱為中國版的“阿帕奇”;“翼龍”被稱為中國的“捕食者”;而“殲-31”則被稱為中國的F-35。這一系列的“中國版”、“中國的”體現出是,這些新型的國產技術裝備距離自主創新仍有不小的差距。

  講到自主創新,它不是憑空而來的。實現自主創新也應該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大體要包括三個階段性的指標:

  第一個是要自主生產,第二個是自主研發,第三個才是自主創新。沒有自主生產,就不可能實現自主研發,而沒有自主研發,自主創新也就是一句空話。我們從中國的許多武器裝備中都可以感受到這樣一個過程,甚至是大家最關心的航母。航母的發展實際也可以用這樣的三個步驟或者說三個階段來進行描述。

  實際上在中國發展航母的道路上,我們還沒有實現自主生產。更何況下面還有自主研發、自主創新,三個階段性的目標才能完成。大家可能會感到我們現有的水平和實力,對於我們的目標和要求依然有相當大的差距。中國的國防科技工業要真正實現自主創新,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那麼走完這樣一個過程,我們需要多長時間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