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習近平為什麼倡導“平安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08 16:51:53  


  作者﹕ 郎遙遠  杭州  作家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對新形勢下政法工作發表講話。他強調,政法機關要順應人民群眾對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權益保障的新期待,提出三個“進一步”,包括執法能力、政法親和力和公信力、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倡導建設“平安中國”,並明確政法工作的宗旨是“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一個社會道德和價值的底線,司法公正是治國之本。這是法治中國的核心意義,也是平安中國的根本保障。

  “平安中國”,是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倡導的一個新政理念。對習近平而言,“平安”戰略並非新鮮,更非心血來潮,而是有系統的理論闡釋,並有成功的區域實踐。

  八年前,習近平在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時,就率先提出了“平安浙江”的執政理念和戰略部署。他將“平安浙江”細化為六個具體目標,即確保社會政治穩定、確保治安狀況良好、確保經濟運行穩健、確保安全生產狀況穩定好轉、確保社會公共安全、確保人民安居樂業。歸根結底,“平安”體現了以民為本的執政理念,讓百姓有安全感,有尊嚴感,有幸福感。“平安浙江”戰略一提出,受到胡錦濤主席高度評價,寄語“貴在落實,貴在堅持”。浙江省發展市場經濟“領跑中國”,建設“平安浙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同樣成效顯著、引人注目。中國社科院調查報告顯示,浙江省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率相當高,連續八年位居全國前列,成為最有安全感的省市之一。“平安浙江”的成功實踐,為“和諧社會”提供了理論素材和區域樣板。

  在習近平的執政理念裡,“平安中國”中的“平安”,不是狹義的“平安”,而是寬領域、大範圍、多層面的廣義“平安”,涵蓋到經濟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文明的各方面。習近平指出:“沒有平安,就沒有全面小康;沒有和諧穩定,就沒有繁榮富裕”。

  “平安”即平和、平穩,安順、安康,“天下順治在民富,天下和靜在民樂”。平安,歷來是中國老百姓最基本最執著的追求。當一個國家陷入動蕩戰爭的時候,當一個人遭遇病痛傷殘的時候,人們才感到平安的彌足珍貴。在人類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平安仍然是人們所向往的。走出國門,看今日之世界,在全球化浪潮的衝擊下,各種不同的價值觀激烈碰撞,文明的衝突、貧富的分化、資源的爭奪、公信的缺失,釀成種種動蕩和危機,遍及全球,天下並不太平。創造財富,並不等於創造平安;失去了公正,也就失去了平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