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濃霧深鎖,警示了什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14 17:50:59  


  作者﹕ 李兆清  江蘇南通  職員

  連日來,我國中東部地區厚重的霧霾久久揮之不去。大霧中,一條深褐色的巨大污染帶斜穿1/3的國土。(《人民日報》) 

  這些天,全國大多數地方的人都深深地受到了霧霾的傷害。從北京、天津到石家莊,從鄭州、南通到貴陽,空氣污染指數紛紛“爆表”,74個重點監測城市近半數嚴重污染,北京城區PM2.5值一度逼近1000。

  霧霾延綿不斷,很多人不得不宅在家裡等待霧霾的散去。多地空氣污染指數紛紛“爆表”,74個重點監測城市近半數嚴重污染,再次提醒人們中國當前的環境態勢不容樂觀。實時發布空氣質量數據,提醒居民減少戶外活動,督促施工單位控制揚塵,強制機關單位停駛部分公務用車,這些只是防治霧霾的臨時性措施,治標不治本。
 
  面對霧霾,我們要增強環保觀念。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國人的環保意識相較之前正在逐漸增強,參與環保的人越來越多,環保公益慈善活動也不少。國家也下大力氣推動退耕還林、退耕環牧,生態治理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之前每年春天肆虐京城的沙塵暴逐漸減少。但與此同時,全國荒漠化加劇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觀,生態形勢不容樂觀,生態治理任重道遠。

  面對霧霾,我們更憧憬“美麗中國”。之前,中央提出“生態文明”的概念,十八大上又提出建設“美麗中國”,同時規劃了由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建設構成的“五位一體”的總布局,前所未有地將生態建設上升到與前四者同等地位的高度,凸顯中央對生態文明的重視,也說明生態建設的重要及刻不容緩。我們需要發展,更需要在自身發展的同時給子孫後代留下優美的環境。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這是可持續發展的內涵,也是生態建設的要義。

  面對霧霾,我們該付諸行動。或許不會一年到頭都有深重的陰霾,但氣象條件的惡劣提醒我們生態建設的刻不容緩。建設美麗中國,不能僅僅掛在口頭上,還要落實到行動中。我們每個人的力量或許是微薄的,但十三四億共同行動就不一樣了。每個人都該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平常少砍伐樹木、多植樹種草,滴水成冰、聚沙成塔。讓綠色充斥眼球,不但可以頤養身心,也能為生態建設作點貢獻。我們在埋怨氣象條件惡劣的同時,該思考如何為改變這一現狀努力。

  濃霧深鎖,再次提醒我們,建設美麗中國刻不容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