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張潔:即使沒大部制改革 海上力量也需整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13 00:53:39  


3月10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圖為人大代表聽取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馬凱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說明。(中評社記者 單寧攝)
 
  在本次的改革方案中,“國家海洋局民中國海警局名義開展海上維權執法,接受公安部業務指導”這句話特別引起外國媒體,尤其是日本、韓國、越南、菲律賓等中國周邊國家媒體的關注。

  對於周邊國家的反應,張潔認為反彈肯定會有。她說:“現在中國在海上的任何舉動都會引起反彈。但我認為,這也是意料之中的。國外其實也清楚中國海洋力量太過分散。另外,像建立海警這樣的機制,國外已經很成熟了,美國和日本在這方面都很成熟,包括馬來西亞現在也建立了海警。”

  張潔表示,這次對中國海警性質的界定還是很明確的,就是准軍事的。“我感覺這次要比之前的力度要大。以前的漁政還是完全的公務船,不像現在的自衛能力的這麼強。”

  張潔認為,在中國的國家海洋目標確定下來之後,相關機構整合和海洋實力將進一步加強,類似的舉措也將會循序漸進地多起來。“周邊國家的疑慮緊張和擔心都是很正常的。這個時候,實際上是需要自身建設,而不是太顧慮周邊國家的擔心。”張潔說。

  同時,張潔也認為加強海洋執法力度在根本上不會與“和平解決與領國主權矛盾的原則”有太大的衝突。

  她認為,一方面,如果隨著中國在海上的執法力度的加強,越南、菲律賓、日本等國的對抗力度也加強,那麼,局部的摩擦可能會升級。但對中國來說,這是對本國利益的保護。

  另一方面,張潔認為,維權和維穩不是完全衝突的。“以前我們總說要維持地區和平和穩定,在南海政策上比較退縮,但反而讓相關國家得寸進尺。”

  張潔表示,如果中國可以在展現自己的實力的同時,又能守住不發生武裝衝突的底線,這個才是一種真正和平意願的象徵。“你的政策才有威懾力,有些國家才會適可而止。從長期來看,這是與我們和平解決主權爭端的原則是一致的,甚至是更有利的。”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