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京報:美國改善與緬甸關係未必一帆風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25 00:10:02  


  中評社北京4月25日電/近日,奧巴馬將提名美國首任緬甸事務特使米德偉出任美駐緬大使,米德偉將是1990年以來首位美駐緬大使。米德偉4年前曾任奧巴馬競選總統時的外交政策顧問和國防部助理部長幫辦。過去20多年,美國以緬甸存在民主、人權問題為由長期制裁和打壓之,為何迅速提升與緬甸的外交關係?為何選擇重量級人物出任駐緬大使?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稱,第一,緬甸具有戰略價值,美國需要在外交上投入關鍵資源來拉住它,這是美國對緬甸外交政策的根本出發點。從國際地緣政治格局來看,緬甸是中南半島的核心國家,北鄰中國和印度,西臨印度洋,國土面積在東南亞僅次於印尼,對美國具有重要戰略價值。有美國專家稱,以緬甸為連接點,可將美國在太平洋的軍事基地與中東的軍事基地連成一片。從資源上看,緬甸礦藏資源種類繁多,儲量豐富,其中天然氣儲量位居世界第十,已確知的原油儲量為32億桶,美國公司早就垂涎三尺。

  第二,美國對緬甸的制裁政策反傷自己,亟需根據美國利益、國際格局變化和緬甸民主改革情況進行調整,務實地增加與緬甸的接觸,增強在緬甸、中南半島和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既服務於美國在緬甸建立民主的具體目標,又服務於美國“重返東南亞”、戰略重心移向亞太的大戰略。美國對緬甸的制裁是把“雙刃劍”,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美國公司從緬甸撤出蒙受大筆損失,20多年來無法開發緬甸豐富的資源和5000多萬人口的市場。

  第三,亞洲的中國、印度、東盟等新興力量迅速崛起,對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構成挑戰。美國需要強化在東南亞和亞太的戰略存在,而改善與緬甸關係便成為美國調整對東南亞戰略的突破口。如果它不改善與緬甸的關係,就仍會與東盟在緬甸問題上爭吵不斷,無法深化與東盟關係,“重返東南亞”從而制衡亞洲大國快速崛起的戰略便難以順利實施。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