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拒絕站隊 日議會領袖倡亞洲共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28 01:10:43  


  
  每一個亞洲人都應該記得,一旦中國確信自己正面對著這般威脅,它便會訴諸戰爭——1950年的朝鮮、1962年的印度、1969年中蘇邊境以及1979年的越南。但是對激怒中國的恐懼並不應該使得亞洲領導人們停止對區域安全共識的追尋,正如對醞釀中的南海行為準則所作出的努力一樣。只有最為虛弱的亞洲國家才會向區域內的霸權俯首稱臣,或者屈身於由美國領銜的冷戰式壓制戰略之中。
  
  認為亞洲國家必須從中式與美式未來之間選擇一個的看法必然是錯誤的,但是亞洲對霸權的恐懼與中國對軍事包圍的恐懼能夠得到調和麼?
  
  只有對共同目標有著認同,這樣才能避免區域的軍事化。一些朝著正確方向努力的早期步奏已然可見,美國與其它一些國家一道正在打造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將美國與亞洲聯繫到了一起。而且奧巴馬對中國發出的邀請,也顯示出美國正試圖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築就區域共識。不過對於中國而言,它有著自己的想法。中國向東盟施壓,以期建立起一個包含中國但排除美國、日本的貿易區。
  
  然而在任何情況下,無論貿易協定互惠與否,其在平息目前亞洲區域緊張的最主要源頭——主權爭議方面都只能是收效甚微。然而若是希望和平可以得以留存的話,一個受到各方承認的共同事業概念不僅是可能的,而且還將是必須的。畢竟區域內無論是民主國家日本、韓國,一黨國家中國、越南還是君主小國文萊的政府,都不可能默許主權存在爭議並且在這種情況下得以苟活。
  
  這種外交現實主義將避免零和結局的產生,正如同歐洲融合的例子所展現的一樣。如同歐洲煤炭鋼鐵聯盟走到今天的歐盟,整個亞洲也可以在共同的海洋資源開發中受益,而不是使得富饒的海洋資源去助燃主權爭議。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