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香港最低薪家庭增加 中產未見“向下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22 08:32:58  


  中評社香港2月22日電/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去年人口普查發現,全港人口增至七百零七萬人。港人遲婚現象十年間愈趨明顯,適婚未娶的“王老五”十年間大升至四成七,拋離待嫁女性三成八的升幅;港男初婚年齡中位數延至三十一點一歲,女性則為二十八點八歲。有學者指,本港男性顯得吊兒郎當,不太願意結婚,以至愈來愈遲婚。

  星島日報報道,統計處去年暑假進行十年一次人口普查,新任統計處處長歐陽方麗麗昨公布最新結果。全港人口已由○一年的六百七十一萬人,至去年升至七百零七萬一千五百七十六人;常住居民有六百八十五萬九千三百四十一人,流動居民有二十一萬二千二百三十五人。

  本港人口老化及出生率偏低,市民的年齡中位數十年間已由三十六點七歲,升至去年的四十一點七歲。女多男少現象持續,十年前,每千名女性相對有一千零一十二名男性,到去年每千名女性,男性跌至九百三十九人。

  整體女多男少,但年屆二十至四十九歲適婚年齡的人士中,未婚男性十年間由三成九人升到四成七,未婚女性比例升至三成八;其中又以二十五至二十九歲未婚男女比例差距最大。男性初婚年齡中位數,由十年前的三十點二歲,至去年達三十一點一歲;女性初婚年齡由二十七點五歲,延遲至去年的二十八點八歲。

  港大社工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梁祖彬分析,本港男性顯得吊兒郎當,寧做“王老五”;而且不少男性不太願意結婚寧選擇同居。

  另外,統計處普查顯示,打工仔十年間收入升幅跑輸通脹,期間通脹上升百分之十二點五,但全港家庭收入中位數十年來只升百分之九點六,由一萬八千七百一十元升至去年的二萬零五百元,個人收入只升一成至一萬一千元。

  去年全港有二百三十七萬個家庭。其中最低薪家庭增加,月入二千至不足四千元家庭比例由百分之四點八,升至去年百分之五點五、有近十三萬個;收入不足二千元家庭,更升至八萬五千個,比例反升到百分之三點六。

  月入超過三萬元的家庭,十年前比例有所上升,其中月入三萬至不足四萬元家庭比例最多,有逾一成一;月入過十萬元的家庭也升至超過十一萬戶,佔全港百分之四點七。數據反映,本港中產未見有“向下流”的現象。

  港大教授葉兆輝指,家庭收入分布呈“M型”現象,貧者愈貧、富者愈富。雖然去年已實施最低工資保障基層,但已為貧富懸殊惡化敲響警鐘。 歐陽方麗麗指,未來本港人口會持續老化,政府需要正視關注,調查未有顯著發現貧富懸殊惡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