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方的經濟強壓之下,馬尼拉亦變得不再那麼咄咄逼人。 |
“紅線外交”還包括懲罰許多支持中國民族分裂分子的外國領導人。自英國首相卡梅倫會見達賴之後,北京取消了一系列的高端互訪。
但文章還指出,同樣引起非議的是北京越來越頻繁地運用經濟手段來解決外交問題。在中菲黃岩島爭端僵持不下之時,北京方面中斷進口菲律賓水果及其他農產品,並呼籲旅行團停止赴菲律賓旅遊。這一項非凡的措施是中國在“稀土戰”中對日戰略的升級版,2010年下半年中國一漁船船長在釣魚島附近被日方扣押,中國曾用“稀土戰略”向日方施壓,還減少了赴日的遊客。
直到最近,北京開始警惕在外交上使用“政經混合”的應對方法。
很明顯,北京這樣的外交政策在一些情況下豐收結果。例如,“稀土”戰術顯然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解決了日本扣押中國漁船船長的危機;在中方的經濟強壓之下,馬尼拉亦變得不再那麼咄咄逼人。但是,北京這樣鷹派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不僅損害了中國的世界形象,還不利於結交周邊的朋友。
這種擔憂似乎隱藏在本月13日見諸《環球時報》的王緝思文章《中國的國際環境為何趨於嚴峻》。這位頗受尊敬的國際關係專家在文章中稱,國際格局“東升西降”,但中國的國際環境並未改善。在該文眾多考慮的因素中,王緝思提及中國周邊國家對中國強勢立場所做出的反應。
王緝思說,隨著中國實力地位的增長,其所面臨的“安全困境”也更加嚴重。在中國為自身安全而增強國防實力的過程中,周邊國家和美國不僅懷疑中國和平發展的意圖,而且加強針對中國的防範措施,協調對華戰略,對中國構成更大的安全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