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譯:日本出拳猛擊 傷的反是自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09 01:15:20  


 
  對抗

  《華盛頓郵報》刊登資深記者池科‧哈嵐(Chico Harlan)的文章稱,隨著中國的崛起日益明顯,日本越來越在外交及軍事層面上表現出對抗性。在描述了野田的“鷹派”作風後,他表示野田的繼任者們很可能和石原一樣強硬。

  專欄作家紀思道(Nicholas Kristof)在《紐約時報》上撰文稱,美國(在釣魚島問題上)表面持中立態度實則站在日本一方。紀思道還認為,中國對釣魚島的主張更有說服力。

  秦家驄在《中國郵報》上刊文稱,中國政府及民眾均認為美國“站在日本一邊”,華盛頓應該給自己埋下惡果的爭端降溫。

  新加坡《海峽時報》刊登程翔的分析文章稱,當前的問題很明顯是由日本動作造成。他同時還發現,日本不僅無力控制釣魚島問題,還在充滿爭議的琉球群島問題上打開了潘多拉之盒。

  程翔還回溯至公元621年,稱當時的中國便與釣魚島有聯繫,比日本吞並琉球並密謀侵占釣魚島的1879年要早得多。同時,程翔還注意到,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中,美蘇兩國均認同釣魚島應該歸還給中國。然而在冷戰時期,美國將釣魚島的“行政權”移交給日本,其主權歸屬問題交由中日之後再商談。這一含糊不清的表態與隨後中日兩國的自身利益相融,為當前釣魚島的混亂局勢埋下伏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