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港媒:中俄戰略夥伴容不下日本“楔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02 00:07:11  


4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抵達俄羅斯莫斯科的機場後檢閱儀仗隊。
  中評社北京5月2日電/安倍莫斯科之旅與以往一樣,除了象徵性加強俄日雙邊關係,中心任務仍然是推銷其“自由繁榮之弧”,繼續為實現其“圍堵中國”戰略奔走呼號。姑且不論安倍此行能在多大程度上加強與俄羅斯的關係,單從“聯俄制華”的角度講,安倍顯然是選錯了對象。
 
  香港大公報刊文稱,安倍晉三“梅開二度”,再次榮登首相寶座後,外交中心就是圍著中國畫“圈”。此次訪俄,也是其既定戰略的一環。透過種種表象不難發現,安倍此行“分化離間”中俄的成分遠大於其與俄談“友好合作”。這也再次表明,安倍所謂“中日大局”、“以和為貴”等等表態,都不過是掩人耳目、自欺欺人的政治秀。
 
  實際上,安倍建“圍華之弧”只是自娛自樂,反對者規避話題,響應者也是逢聲作戲。安倍上台伊始,就迫不及待地向美國表示效忠,首訪對象定在美國,試圖洗刷其第一次任首相時訪華的“屈辱”。在遭到美方婉拒後,被迫轉向東南亞,一路上時時刻刻表現出與中國作對的姿態,企圖基於所謂共同價值觀構築圍堵中國之弧。但安倍剛走,各國便紛紛表態對中國立場和態度不變。今年二月,安倍終於實現了訪美夙願,出乎意料的是,奧巴馬在安倍最希望聽到釣魚島問題上的態度只字未提,日方反而在加入TPP的普天間基地搬遷問題上向美作出讓步,安倍偷雞不成反蝕把米,心中實在窩火。安倍訪蒙結果更令人失望,位於中俄兩大國包圍中的蒙古,自然不會以犧牲最重要的雙邊關係為代價,換取日本虛無縹緲的經濟援助。
 
  文章表示,安倍“弧”沒畫成,卻在各地留下一串斷斷續續的“驚嘆號”,與地區和平及世界合作大潮格格不入,分外刺眼。聯繫到安倍內閣近期否定侵略歷史、參拜靖國神社、突破和平憲法的種種言論和動作,人們就更有理由相信安倍複活軍國主義的企圖,對日本威脅會有更清醒的認識。
 
  中俄全方位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是二十一世紀最成熟、最穩固的雙邊關係。兩國政治互信牢固,各層次人員往來頻繁,經貿合作不斷擴大,兩國對當今世界重大戰略問題持相同立場,對未來多極世界新格局的認識也是一致的。中俄邊境問題已通過和平談判徹底解決,被譽為當今世界解決領土問題的成功樣板。近年來,特別是世界金融危機後,中俄兩國作為最具影響力的新興大國,在涉及地區及全球格局問題上的合作更加積極,成效更加顯著。這一切都不是俄日關係所能比擬的。
 
  過去,日本也曾試圖離間中俄關係,在能源等領域合作橫生枝節,製造矛盾和爭端,但最終均未得逞。俄日是兩條路上跑的車,戰略利益和目標相左,不可能長久共存。

  文章最後說,在新聞發布會上,當有記者提出領土問題時,普京大為光火,未給日方留一點顔面。俄日關係由此略見一斑。安倍期望借訪俄,在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間嵌入一只“楔子”,最終不過是一廂情願,是不可能實現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