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張亞中:兩岸需建構共同體來解決認同問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11 00:55:33


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中評社 王永雪攝)
 
  “北京認為經濟決定一切,忽視情緒與情感問題。大陸周邊這麼多問題,不能讓台灣出亂子。從 ‘經濟決定一切’ 視角出發的北京認為,台灣經濟越來越依賴大陸,時間就站在北京這邊。但與此同時,台灣有些人也認為自己有時間優勢,因為認同已經越來越遠,台灣在認同上已經發生革命性的變化、而且快成功了,只要兩岸的認同徹底斷裂,北京要統一台灣的代價就愈高,也愈困難,”張亞中說。 
 
  張亞中認為,從1994年起,台灣開始進行一場民主內戰,這場內戰的主題是認同。經過20年,這場民主內戰的勝負看起來已經確定,基本上國民黨已經輸了。包括馬英九在內,很多人已經不願意講自己是中國人,不願意講統一。這場內戰的結局是,民進黨的讓步是放下追求台獨的企圖,而向中華民國靠攏;國民黨的讓步是切割與中國大陸的認同關係。它們的共同認識,就是兩岸關係已經是個“異己關係”,差別僅在於兩黨對於“異己”的定義有不同解讀而已。 
 
  張亞中對此表示,兩岸可以先不談政治定位,但北京必須創造與推動有生命力的統合機制,在政治方面創造例如海洋共同體的框架把兩岸共同框住,形成共同的第三主體,通過共同努力變成一家人的概念。政治性的共同體一開始會比較難,兩岸可以從一些低政治性、和平性、民間性的共同體著手。 
 
  張亞中強調, “平等不對稱”的關係應該是兩岸共同體的運作原則,需要互相尊重,兩岸之間的事務需要平等,對外的權力可以不對稱,且不對稱的概念是流動性的。基於“沒有參與就沒有認同”的基本認識,兩岸要努力創造小的第三主體,共同的機構、共同參與,大家都有發言權,這樣才能有認同感。 
 
  張亞中指出,創造結構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兩岸共同創造結構,第二種是北京自己有氣魄創造“一個中國”格局。交流是必要條件但不充分,一來今天的確太多人利用兩岸交流的正面與負面效應來追尋私人經濟及政治利益,製造事端,二來由於台灣目前當政者缺乏分配財富的能力,貧富不均的結果,也引發諸多民怨,而這便成為台灣許多政治人物不斷煽動的把柄,把交流往負面意義上去推。 

  張亞中指出,北京如果要影響兩岸關係,創造統合結構是一條必須要走的道路,用結構本身的生命力化解兩岸逐漸擴大的認同分歧。未來兩岸兩會互設辦事處時,可以考慮在台北、台中、高雄都設。北京也要有準備,透過辦事處,在台接受台灣民眾的直接檢驗,不要讓民進黨明著反國民黨、反服貿,實際上進行反中的政治認同切割工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