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北京雨災與大國復興崛起之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29 00:02:10  


 
  法國作家雨果說過,城市下水道考驗著一個城市的“良心”,人們看不見但關鍵時刻能立竿見影,不要自欺欺人,否則貽害子孫。據說,台灣的著名文人龍應台女士說過一句話,一個大城市經歷一場特大暴雨,如果走在街上僅僅濕了褲腳但沒有積水,那可以說明走在了一個發達國家的都市;如果滿是積水而坑坑窪窪,那就是走在了一個發展中國家的都市。這句話應該說不無道理。

  由此延伸開去,實事求是地說,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在經濟發展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績,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已經居於世界第二位,也就是中國大陸內的經濟總量達到了這個水準,引來國內外的諸多讚歎和西方國家的多種論調。尤其是近10年來,中國申辦並成功舉辦了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等一系列大型盛會,可謂四海高朋滿座、賓客雲集、光彩奪目。

  但同時也必須看到,中國的經濟發展在不同層面付出了程度不一的巨大代價。經濟總量中有一半並不屬於中國人民, 而是屬於國際資本和跨國公司的。中國一心一意謀發展,卻在某種程度上缺乏對捍衛領土領海、捍衛戰略安全的足夠重視,瞻前顧後導致和積累了不少戰略被動。在面子層面,房地產迅速擴張導致追求暴富心理,帶來實體經濟不振、內需不振的結構性問題,大量來料加工帶來的環境污染,資源密集型產業導致資源過度消耗和輸出,勞動密集型產業導致的國民健康損害乃至付出生命等等。其中就包括房地產膨脹但同時忽視地下排水設施、生活教育設施和房屋品質,以及更嚴重的房地產泡沫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