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華府觀察:美促台灣經濟自由化兩面下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02 00:44:16  


史劍道批評台灣經濟自由化步伐太慢,喪失利用大陸經濟崛起機會。
 
  這份報告是面向外國在台跨國公司高管調查後完成的。主持報告寫作的AEI亞洲研究主任蔔大年(Dan Blumenthal)、傳統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史劍道(Derek Scissors)等都是美國保守派智庫裡的中國問題專家。他們對中國政策持較多批評態度,但主張開放自由貿易。

  日前在AEI就此報告舉行的研討會上,前世界銀行行長、小布什時代的副防長沃爾夫維茨(Paul Wolfowitz)在演講中,肯定兩岸關係過去幾年取得“相當可觀”的發展,明顯地貢獻於這個關鍵地區的和平穩定。這位被認為立場親台的前高官同時承認,美國和其它一些國家更加重視與中國大陸的關係,從而降低(downgrade)了與台灣的關係,台灣的“國際化”沒有取得明顯進展。

  現任美台商會主席的沃爾夫維茨認為,因為與大陸關係歷史性的進展,台灣正處於理想的位置,更有可能成為全球貿易、商業和金融中心。他說,台灣與大陸簽署ECFA是朝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台灣有人確實擔心與大陸走得太近,但答案並非從與大陸更緊密經貿關係中退卻,而是與美國和其它亞太國家建立更緊密的經貿關係,關鍵是台灣經濟的開放。

  在研討會上,史劍道直言不諱地批評台灣在經濟政策改革和貿易投資自由化方面走得太慢,他甚至斷言,台灣想抓住大陸經濟成長的重大機會,現在已經太遲了。他指出,台灣與東京、首爾、香港和深圳、新加坡、上海相比,並沒有多少比較優勢;新加坡人口只有台灣四分之一,面積小得多,但貿易量卻比台灣多3成,金融也比台灣發達;關鍵是小經濟體要想有大貿易,資本管制必須放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