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航母入列、艦機起降讓美國人感嘆中國軍力增長之快超乎想象。 |
中評社華盛頓1月4日電(記者 余東暉)外交學者常說,中美軍事關係是雙邊總體關係中的“短板”,中美關係有任何風吹草動,最先受波及的往往是軍事關係,最後恢復的也通常是軍事關係,兩軍交往總是難以擺脫“時斷時續”(on again off again)的怪圈。不過從2011年以來,雖然兩軍之間的互信仍嚴重欠缺,但中美基本上保持了持續、穩定、務實的軍事關係,這種勢頭在2013年有望得以延續。
主張美中應發展更密切軍事關係的人們,無不懷念上世紀80年代的“蜜月期”,當時美國向中國出售武器,中美兩軍交往與合作比現在要密切得多。1989年之後兩國軍事交往急轉直下,美國對中國的武器禁運和高科技管制,時至今日沒有緩解跡象;加上冷戰結束,中國對於美國的戰略意義開始由正面轉向負面。
隨著中國崛起,中國軍力壯大,美中之間的軍事互忌成為兩國戰略互不信任的集中體現。美國認為中國軍事實力和意圖不透明,有意限制美軍在西太平洋地區存在;中國抱怨美國為中美軍事交流製造三大障礙:對台軍售、美軍機艦抵近偵察、2000年國防授權法阻礙兩軍交往。
雙方都認識到這種軍事戰略猜疑很容易導致誤解和誤判,近年來一直致力於通過保持軍方高層互訪,增進相互理解。過去十年,中美軍方高層互訪間隔時間一般不會超過一年,但前5年在拉姆斯菲爾德擔任美國防長期間,美中軍方雖有互訪,但軍事關係一直處於2001年撞機事件之後的冷淡期。蓋茨2006年接任防長後,試圖暖化美中軍事關係,但2007年到2011年間,兩軍高層互訪兩度因為美國對台軍售而分別“冷凍”近兩年,直到2011年1月蓋茨訪華後才恢復。
2011年以來,美中軍事交流雖然又因美國對台軍售有所放緩,但並未完全中斷,2012年以來呈現愈加頻密之勢。2012年5月中國防長梁光烈訪美,6月美軍太平洋司令洛克利爾訪華,8月解放軍副總長蔡英挺訪美,9月美國防長帕內塔訪華,11月美國海軍部長馬伯斯訪華,12月中國海軍副司令張永義和解放軍副總長戚建國訪美。美中兩軍高層互訪和對話的動力不僅得以延續,且已基本實現機制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