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登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開幕式上演講提出“負責任競爭者”概念 中評社記者 余東暉攝 |
中評社華盛頓6月24日電(記者 余東暉)美國副總統拜登23日出席第七次“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和第六次“美中人文交流高層磋商”開幕式致辭時,談性大發,洋洋灑灑,一個人就講了半個小時。儘管有些話前後重複,條理不清,但有兩點值得注意:第一,拜登重拾佐立克的“負責任利益攸關方”概念,並進一步提出“負責任競爭者”概念。第二,拜登撿起美國前議長奧尼爾的“政治在於地方”說法,進一步引申為“政治在於個人”,強調領導人個人關係對國家關係重要性,並稱他了解習近平。
共和黨小布什總統的心腹、前副國務卿佐立克2005年提出希望中國成為“負責任利益攸關方”(responsible stakeholder)概念,一度引發美國外交學界的熱議。當時這個概念提出的背景是,頗有戰略思維的佐立克希望,美國能讓經濟崛起的中國坐到談判桌上,通過參與國際規則的制定,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負責任的作用。然而一朝君子一朝臣,奧巴馬上台後,“利益攸關方”的概念被冷落。就在這十年間,中國進一步崛起,國際影響力擴大,美國人對亞太秩序受中國挑戰而改變的危機感日漸加深。
拜登當天說:“我相信中國成功的未來和全球影響力與中國作為負責任利益攸關方行事的程度直接相關。其關鍵是繼續發現新的方式,一起合作以負責任的方式處理未來的競爭。我們必須都擁抱負責任競爭者的作用,有助於創造和堅持公平、公正、透明的競技場,其規則不僅平等地施加於美國和中國,也施加於所有的負責任競爭者,不管其大小。”
如果說佐立克十年前主要是著眼於合作提出“利益攸關方”概念的話,在美中戰略競爭態勢趨於明顯的今天,作為民主黨的大佬,拜登顯然更多地著眼於競爭來重拾“負責任利益攸關方”概念,並引申為“負責任競爭者”,意思是如果不遵守當今世界的規則秩序,就不是負責任的競爭者。問題還在於,規則該由誰來制定?規則是不是一成不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高中國投票權的改革方案,5年前即已提出,至今仍卡在美國國會。而因為沒有通行規則,美中在網絡空間和外太空活動,經常引發彼此非議,甚至可能產生誤判和誤會。拜登指出,20世紀興起的基於規則的秩序極好地造福世界,包括中國。當然他也承認,有些規則在21世紀要更新,有些機制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應當更新和改革,以反映當今世界,而不是過去的世界,還有像網絡和太空的一整套新規則急需制定。
或許是為奧巴馬總統宣稱“亞太經貿規則不能由中國人來書寫”開脫,拜登說:“讓我講清楚,美國強烈地相信,任何時候有可能,中國都應坐在制定新規則的桌邊。負責任的競爭,遵守共同規則,是管控分歧,構建長遠持續美中關係的的關鍵成分。”他還綿里藏針地表示,美國人不怕競爭,只不過前些年有點吃老本、自滿懈怠了,是中國人喚醒了美國人的競爭意識。他同時借“負責任競爭者”概念,希望中國保護知識產權,保持海洋線開放,尊重人權和婦女。
拜登重申:“我們不懼怕中國崛起,我們想看到中國繼續以負責任的方式崛起,這對中國最有利,因為你們有重要作用要發揮。崛起的中國可以是區域和世界的重大資產,自私點說,也是美國的重大資產。”他回顧起1979年剛當選參議員時首次訪華見到鄧小平的情形,當時有人批評他,他回應:“我想崛起與和平的中國將為美國和世界提供極為積極的動因。”他說,1979年時他認為這是可能的,今天覺得更有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