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3月8日在美國華盛頓拍攝的白宮外景。新華社發 |
中評社香港4月7日電/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再度升級。在美國公布擬加征關稅的中國商品清單後,中方迅速給出回應,宣布將對原產於美國的106項商品加征關稅,稅率為25%,涉及金額約500億美元。
法國《歐洲時報》4月5日載文《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中國應以打促談 練好內功》,文章說,雖然“靴子還沒落地”,但“貿易戰沒有贏家”的情形已提前顯現。反應最快的自然是市場——世界最大兩個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摩擦很難不讓人擔憂——連日來,亞、歐、美股市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挫。雖然市場有一定程度的反彈,從當前情況看,短期內市場恐慌情緒還會持續,除避險屬性明顯的黃金外,大部分資產價格都將面臨較大下行壓力。
對美國而言,主動點起摩擦之火,不僅無助於解決問題,還可能傷及本國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乃至擾亂國際經濟秩序。對中國而言,貿易摩擦也將帶來不小壓力,不僅相關行業會受到衝擊,還可能導致好不容易向好的出口出現下滑,進而影響經濟增長。
實際上,從3月初開始,外界對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的擔憂就沒有停止過。如今,清單公布等於各自亮牌,雙方回旋的餘地似乎少了。那麼,這是否意味著“以打促談”、“以打促和”的可能正在遠去?
在本報看來,走向談判桌仍然是當前中美處理貿易摩擦的首選。首先,雖然已是“箭在弦上”,但都預留了時間和空間,中美之間的談判也沒有停止;其次,這輪貿易摩擦涉及金額衆、領域多、影響大,任何一方都不會輕舉妄動;第三,中方“不願打貿易戰,但也不怕打貿易戰”的表態,以及快速、精准的還擊,直戳美國“痛點”,有助於其回到談判桌;第四,特朗普入主白宮後,“先硬後軟”施政策略多次出現,當咄咄逼人的施策面對強烈反對時,會做出一些讓步和淡化處理。
當然,這只是一種短時判斷。中美貿易摩擦,對美國的影響更當期,對中國的影響更遠期,加之近年來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趨勢十分明顯,從長遠看,無論是中國還是其他可能受影響國家,都需要有更深刻的應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