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賈叢林:美國去中國化 衝擊最大在人才交流
http://www.CRNTT.com   2020-09-25 00:10:59


賈叢林。(中評社 黃文杰攝)
  中評社桃園9月25日電(記者 黃文杰)銘傳大學資訊傳播工程學系教授暨校務顧問賈叢林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美中對抗衝擊最大,恐怕還是人才交流,美國禁止中國留學生到美國讀書,拒發簽證,讓美國很多大學面臨經營困難,美國伊利諾大學早在5年前就購買全球首款的“特殊保險”,如果中國留學生不來學費減少,保險公司要理賠。

  他說,美國為何會成功?就是吸引全世界最優秀人才去美國讀書研究,美國“去中國化”,少了一流人才,跟中國壁壘分明,市場也會變小,收益也會跟著減少,研發成本也跟著縮水,屆時美國領先全球技術,慢慢被其他國家超越,美國最終還是受傷。

  賈叢林,新竹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博士,曾任銘傳資訊學院院長、現任資訊傳播工程學系教授暨校務顧問,主要專長數位影像處理、電腦視覺、虛擬實境技術、人機互動技術、機器學習。

  中評社問,美中從貿易戰打到科技戰,禁令紛紛出籠,特別資訊安全為由的禁令,未來世界各國是否都要選邊站?美國還是繼續維持世界獨霸?

  賈叢林說,美中相互對抗,如果弄到最後壁壘分明,代價太大,兩邊損失都很慘重,在美國叫“去中國化”,在中國叫“去美國化”,美國是半導體王國,要賣給誰?最大市場在中國,如果不賣給中國,賣給其他國家,半導體市場可以撐下來嗎?這個市場少掉多少?美國自己要受很大的傷,正是“傷人七分,損己三分”。

  他解釋,美國可能會說“少賺一點”,但是美國今天研發能力強,技術領先其他國家,就是賣的東西多,研發經費高,跟其他國家的差距可以拉大,才能夠獨霸,現在“去中國化”,少了不光是中國市場,還有以中國為首的其他國家市場,賣的東西少,研發經費少,怎樣支撐技術領先?當然中國“去美國化”,也一樣遇到難題。

  賈叢林說,中國華為技術強,但是設備材料就是欠缺,雖然想要迎頭趕上,但是沒有晶片供應,堅持“去美國化”,設備、材料怎麼來?恐怕中國花四、五年下來,還沒有看到東西,過渡期間產業發展與市場會很悲慘。

  他表示,美國為何會成功?就是吸引全世界最優秀人才去美國讀書研究,現在不發學生簽證給中國大陸留學生,把大門關上,很多美國大學快要關門。 

  賈叢林舉自己小孩,之前就讀美國UI(伊利諾大學),UI是對華人留學生最友善的美國大學之一,但是學校早於2015年購買一種保險,如果中國留學生減少所受的損失,保險公司要理賠。

  他引述媒體報導,該校商學院和工程學院的研究生中,分別有50%和27%學生來自中國大陸,大部分人支付全額學費,成為大學主要收入,UI早於2015年就已經留意可能的變化,開始跟保險公司談“特殊保險”,現在受到美中關係急速惡化、新冠肺炎疫情等影響,沒有保險公司再願意承保,但是美中對抗不核發中國留學生簽證,也是事實。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