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勾勒“航天強國”路線圖,反對外空武器化
http://www.CRNTT.com   2022-01-29 10:15:30


  中評社北京1月29日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8日發布《2021中國的航天》白皮書。“嫦娥攬月、北斗指路、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悟空’‘慧眼’探索宇宙奧秘,中國航天砥礪奮進,創造出新的成就,實現了新的跨越。”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艶華在發布會上這樣總結中國航天過去5年的成績。這是中國第五部航天白皮書。

  《環球時報》報道,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副主席楊宇光28日告訴記者,中國每隔5年就會發布一部航天白皮書,今年的白皮書之所以特殊,在於從2016年到2021年的這5年是中國從“航天大國”走向“航天強國”的承上啟下階段。對於中國在未來5年還有哪些大動作,將如何開啟全面建設航天強國新征程,外界充滿興趣。但其中也夾雜著美西方害怕被中國趕超,渲染零和競爭和“威脅論”的偏狹目光。白皮書說,未來5年,中國將在外空領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更大貢獻。兩種胸懷,高下立判。

  “井噴式的發展”

  記者28日在國新辦發布會現場看到,白皮書全文約1.25萬字,從“發展空間技術與系統”“推進航天治理現代化”“構建航天國際合作新格局”等6個方面闡述中國對航天夢的追求。

  用楊宇光的話說,中國航天這5年在多個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可以說是“全面開花”。白皮書提到,在航天運輸系統方面,2016年以來,截至2021年12月,我國共完成207次發射任務,其中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發射共完成183次,總發射次數突破400次。在載人航天方面,“天和”核心艙成功發射,標誌著中國空間站建造進入全面實施階段。6名航天員先後進駐中國空間站,實施出艙活動、艙外操作、在軌維護、科學實驗等任務。 

  “中國航天事業迎來新時代。”德國新聞電視台稱,航天事業是中國國家總體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儘管遭到美國的遏制,但中國航天在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後,最近5年開始開花結果。尤其是過去一年,中國航天事業取得顯著成績,亮點包括“祝融號”火星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國人的印跡,中國航天實現從地月系到行星際探測的跨越等。俄羅斯“自由媒體”題為“中國如何成為偉大的航天強國”的文章稱,近年來,中國在航天領域取得的成就令人驚嘆,在全球太空探索中,中國已處於領先地位。

  在空間基礎設施方面,白皮書說,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開通,完成30顆衛星發射組網,北斗系統“三步走”戰略圓滿完成,正式進入服務全球新時代,服務性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與此同時,中國航天也在過去5年中圍繞宇宙起源和演化、太陽系與人類的關係等科學主題,取得一批貢獻人類的原創成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