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宋魯鄭:美國為何要積極和中國恢復對話?
http://www.CRNTT.com   2023-07-09 09:46:03


7月7日下午,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美國財政部長耶倫。   新華社記者 岳月偉 攝
  中評社北京7月9日電/據大公報報導,繼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之後,拜登政府又一重要閣員財長耶倫也來到中國。中美由於飛艇事件而中斷的交流終於重啟。如果回顧這一過程,我們會發現美國更為主動和積極,並最終獲得中國的首肯。

  ·美國主動的特殊原因

  首先2022年11月中美元首峇裡島會談的主要成果之一,就是推動恢復雙方因為時任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竄訪台灣而中斷的交流和對話。美國出於雙方競爭需要“加裝護欄”的目的,在遏制中國的同時也不排除合作。但美方炒作飛艇事件,導致交流再次中斷。但這並不代表美國要推動和中國交流的目的改變了,所以飛艇事件在美國社會平息後,美國仍然要延續交流政策。此外,拜登政府是在國內政治壓力下對飛艇事件過度反應,美國要想恢復對話,只能單方面主動。

  這也是為什麼美國至今不公布飛艇事件的調查結果。如果說是“間諜氣球”,否定中國說法,雙方關係更會惡化,對話更不可能。如果說是民用,則國內政治無法交代。

  ·其次則是歐洲因素。

  一是俄烏衝突進入第二個年頭。其造成的成本和代價日益顯現,甚至歐盟最重要的經濟引擎德國罕見地出現負增長。歐洲並不願意此時中美關係陷入衝突。歐洲是當今世界對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外部力量,美國無論是對俄、對中還是全球議題都需要歐洲。所以它不能無視歐洲的立場。

  二是歐美雖然是盟友,但也有競爭的一面。飛艇事件後,歐洲並沒有站在美國一邊,相反中歐關係空前密切,重量級訪問紛紛登場:西班牙首相、法國總統、歐盟主席,還再度紛紛明確宣示不和中國脫鈎。中歐相互走近當然是各取所需。中國打“歐洲牌”是為了更好的應對美國的挑戰,歐洲則要顯示戰略自主,施壓美國對歐洲利益的關切。在中美戰略博弈的背景下,歐洲當然想從中謀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假如中美持續不對話,美國要和中國溝通就得依靠歐洲。也就是說它面對歐洲時也不具主動權。所以恢復中美對話,也有平衡歐洲和中國走近的意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