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台北會談:大陸態度不能取代台灣自身努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15 00:58:51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徐博東。(中評社 王宗銘攝)
 
  徐博東說,但台灣青少年的民族認同被搞亂了,馬英九政府雖然撥亂反正,強度與力度是不夠的,而且文化交流相對於經濟社會交流的文化層面是置後,措施不對等,陸生有三限六不限制,大陸人入台填表繁雜,新聞交流,文化交流合作沒有機制化與常態化,早日實現機制化與常態化,已經有良好社會氣氛圍,應掌握機遇

  左正東則說,兩岸經貿交流與兩岸和平發展的關係,從歷史來看,是發展先於和平,發展若行,和平向前,片面讓利政策效用非常有限,正在遞減,在兩岸都面臨嚴峻的挑戰,問題在於台灣沒有辦法參與區域整合,台灣與世界貿易組織成員簽FTA(自由貿易協定)是權利,解方是降低台灣參與區域整合的政治意涵,馬英九政府這方面做得不少。

  曹小衡說,和平與發展在特定時期有輕重先後之分,台灣的國際經濟空間問題可能看得太重了一點,大陸協助台灣加入WTO,已經是最大的善意,關鍵是要遵守當時定下的遊戲規則,有關去政治化的問題,兩岸的區域經濟合作阻力重重,例如海西區;官方主權基金合作兩岸、東海、南海石油探勘開發,以及合作在大陸進行公共建設、金融合作參股、陸資入台等好像也不太自由化。

  詹滿容說,在經濟層面,基於市場機制由下而上的機制是較可行的,文化、社會層面的建構也是如此,比由上而下還來得更貼切,中華文化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此文化思維應用到全球層面,如何做到讓全球人士仰慕中華文化?但類似ECFA的機制,她個人是比較保留的,方針式的語言對老百姓的感覺是比較遠的,兩岸可討論中華文化的定義、學習與認同,探討軟實力是有所必要的。

  上海台灣研究所所長俞新天則說,大陸可以協助台灣參與經濟整合,但大陸的態度不能取代台灣自身的努力,不是大陸的阻撓,而是台灣自身市場開放的問題,台灣可以透過大陸加入東協加一區域整合,大陸對此應該是有準備與善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