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國共論壇閉幕 吳伯雄:坐而言開始要起而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28 00:41:24


國共論壇閉幕式。(中評社 王宗銘攝)
 
  吳伯雄說,他有幾個想法想跟各位分享。一、加強兩岸科技經濟合作,推動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從2010年兩岸簽署ECFA以來,兩岸經貿合作逐步深化。ECFA的早收清單全面降為零關稅,投資保障和促進協議以及服務貿易協議,也在去年8月份與今年6月份簽署完成。我們也希望後續的貨品貿易協議、爭端解決機制等協議,能夠加速取得共識,達到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的成果,讓ECFA發揮積極顯著的功效。近年來,利用中國大陸城鎮化的發展極為迅速,在全球化與區域化的趨勢之下,兩岸都面臨了許多共同的挑戰,尤其許多經濟競爭者積極推動區域經濟整合,使我們承受極大的壓力。最近,兩岸都提出了自由貿易示範區或試驗區的觀點,而且都是即將啟動,或已經開始落實。他覺得這是非常可喜的現像,顯示雙方都有同樣的決心,去面對其他區域整合帶來的衝擊與挑戰,我們期盼兩岸也能思考如何在此一領域進行合作,讓我們有更強大的能量去創造更繁榮的未來。

  吳伯雄說,二、加強兩岸環保、醫療、生技、農業等合作。在當前全球化競爭時代下,科技合作將是未來兩岸共同面對全球挑戰的重點項目。兩岸經過多年的發展,在科技領域方面各具優勢,大陸基礎研究雄厚、科技人才充沛,台灣則在應用技術開發、科技成果產業化方面具有特色,兩岸科技合作潛力是非常巨大的。而且兩岸科技合作的意義不僅是增強兩岸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更是對我們共同的地球貢獻一份心力。在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大環境下,全球都感受到大自然的反撲,本次論壇將兩岸科技合作與環保綠能的概念相結合,目的是要促進兩岸環境的永續發展。另一方面,能源合作穩定兩岸的需要至為重要,我們有必要就雙方合作的方法進行研究。

  吳伯雄說,我們也重視科技合作的社會面議題,尤其是醫療生技與農業議題。醫療衛生與生物科技攸關人民的健康福祉與社會安定,也是各先進國家積極推動的產業,兩岸有必要循序漸進建立制度化的合作機制,結合雙方各自優勢,建立策略聯盟,以助於技術提升、開發產品與拓展市場等,讓兩岸的醫療與生技產業在國際上更具競爭力,共創兩岸醫療與生技產業的新紀元,達到兩岸互惠共榮。在農業合作方面,兩岸未來應加強檢疫合作,減少通關檢驗的障礙,並進一步擴大交流合作的範圍,結合台灣農業經營、生物科技的強項,以及大陸土地、成本的優勢,深化合作,促使兩岸農業實現互利雙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