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幼偉認為,兩岸政府可以幫年輕人布置一個他們可以充分發揮才能的環境。兩岸或全球都有世代的衝突,年輕人覺得中老年人霸佔了很多資源,壓縮了他們可以發展的空間,從薪水待遇可以看得出來,要如何解決?
他常呼籲,中老年人除了享受自己年輕時代努力的財富與事業成果,應該開始多花時間去栽培下一代,要早一點把下一代帶入社會的脈絡,讓他們邊在學校學習,也邊有在職場見習機會。然後要設計制度,有系統去選拔各行各業有進取心、肯學習的、有潛力的或已經有天份的年輕人,開始做準備接班的工作。當然不是讓他們馬上接班,要有制度的去做。
胡幼偉舉例說,現在兩岸年輕人都不太容易在30歲以前參與到政府的工作,除非參加公務員考試,但就算考上,也是從基層做起。建議可以模仿美國白宮實習生制度,讓優秀大學生與研究生有機會到政府決策核心去見習,早一點讓他們了解政府怎麼運作?高層怎麼做決策?做領導人需要有什麼條件?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視野?該怎麼樣處理事情?該怎麼講話?這些優秀年輕人將來完成學業後,才有可能、有能力去進入到真正接班梯隊,而不只在基層公務員裡面去慢慢爬升。決策階層其實是比較可以年輕化的。
對於兩岸青年交流,胡幼偉說,兩岸青年在成長過程中,受到教育影響,雙方各自形成先入為主的態度、認知,這是無可避免的。正因為如此,他非常鼓勵兩岸青年在就學期間能夠交流,實際接觸兩邊的人民,了解兩邊的社會現況。
胡幼偉說,他發現到比較健康的、正確的交流成果應該是,交流之後,青年們比較了解彼此的想法,包括對兩岸局勢、兩岸未來的想法,也不認為自己一定比對方條件更好,不會產生歧視與偏見。也就是說,交流結果有一種共識,對於兩岸的問題,應該由兩岸的年輕人一起坐下來,思考解決方案,這樣的交流就會很有意義。
胡幼偉說,大陸執政的習近平世代對台灣社會不熟悉;一樣的,台灣的領導階層也都是從小在台灣發展,也沒什麼機會到大陸去深入了解。所以在做兩岸決策時,難免比較會從本位主義出發,缺乏共同解決問題的想法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