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中評社 王宗銘攝)
|
強衛強調,還有一位曾在江西為官的台灣人叫汪春源,是台灣安平人。1903年,汪春源來到江西,先後出任多個地方的知縣,以卓著的政績贏得了百姓愛戴。汪春源是愛國愛鄉的典範,早年在北京參加會試的時候,得知清政府即將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立即聯名上書,慷慨陳情,力主抗日保台,因而被譽為“公車上書第一人”。
強衛也指出,也許大家對這兩個人不太熟悉,但有一位曾在江西為官、後又主政台灣的大人物,大家一定再熟悉不過了,就是蔣經國先生。上世紀40年代,蔣經國先生主政贛南6年,致力於整肅治安、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興辦教育、倡導新風。蔣經國先生的“贛南新政”,不僅在當時推動了贛南經濟社會建設,也為他後來主政台灣進行了預演,積累了經驗。如今,蔣經國先生當年在贛州生活、辦公的舊居得到了很好的保護,每年都有不少遊客前來參訪。
強衛說,清代著名學者張澎在《姓氏尋源》中寫道,“參天大樹,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贛台兩地之所以有如此深厚的淵源,歸根結底是因為“贛台一家親”。正如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所說:“兩岸同胞是一家人,有著共同的血脈、共同的文化、共同的連結、共同的願景,這是推動相互理解,攜手同心,一起前進的重要力量。”
強衛說,我們擁有共同的血脈。很多年前,客家先民從中原南遷到江西贛州,又從那裡開始翻山越嶺、漂洋過海,走向世界各地。今天,江西有1250萬客家人,台灣也有500萬客家鄉親,他們“祖同宗、文同源、語同音、歌同調、俗同風、食同好”,有著割不斷的血脈情緣。許多台灣同胞的祖先曾在江西這片土地上留下過遷徙的足跡,揮灑過開拓的汗水。上世紀中頁,又有許多江西老表跨越海峽來到台灣。現在,江西旅台鄉親有50萬人,江西籍在台媳婦有2萬多人,他們深深地扎根在台灣的土地上,為台灣的過去、現在、未來奮鬥打拼。
強衛說,我們擁有共同的文脈。江西是儒家文化的中興之地,是禪宗文化的定型之地,是道教文化的發源之地,更是陶瓷文化、書院文化的發祥地。陶淵明的詩歌、湯顯祖的戲曲、黃庭堅的書法、傅抱石的繪畫,都是中華文化藝術瑰寶中的璀璨明珠。中華文化在台灣根深葉茂,贛台儒學的理念一同、贛台佛緣的一脈相承、贛台道教的互動互融就是最好的明證。兩地文化還有很多相通之處,比如,江西景德鎮是世界瓷都、千年瓷都,台北鶯歌鎮同樣以陶瓷藝術聞名全球,被稱為“台灣的景德鎮”。
強衛說,共同的血脈和共同的文脈彙聚成我們共同的根脈。共同的根脈滋養出的贛台合作之花,已成為海峽兩岸和平發展百花園中的一抹亮麗風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