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吳志揚歡迎兩岸同胞都來看經國文物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30 00:57:54  


蔣經國與蔣方良婆娑起舞,伉儷情深。(中評社 黃文杰攝)
 
  哪些是“台灣十大建設”?恐怕很多台灣人背不出來,這次透過文物展,不論認識或不認識,可以一次盡覽。

  沿著台灣島嶼的造型,東部有北迴鐵路、蘇澳港,北部有桃園國際機場、核能發電廠、中山高速公路、北部橫貫公路,中部有台中港、鐵路電氣化、中部橫貫公路,以及南部的造船廠、煉鋼廠及石油化學工廠,每張照片都可以看到,蔣經國不畏辛苦上山下海,到施工現場視察鼓勵大家,完全沒有架子。

  更多照片是走訪基層,好比“包住美味與友誼的扁食”主題,可以看到蔣經國到過哪個鄉鎮?吃過哪裡特產,花蓮扁食、大溪黃日香豆干、新竹城隍廟夜市暢飲生啤酒,都有蔣經國的足跡,台中美方芋仔,每次來蔣經國堅持付錢,店內有其他客人,“今天通通我請客”,熱情豪邁個性,一下子就拉近與民眾距離。大溪鎮更是蔣經國經常走訪,一張與當時擔任大溪鎮長的黃斌璋照片,底下文字描述“蔣經國告訴大溪鎮長黃斌璋:鎮長就是土地公、土地公就是要帶我去看最真實的民間生活”,

  蔣經國最讓人懷念,就是上山下海,都穿著女兒蔣孝章送的黃夾克,成為台灣民眾最熟悉的身影。

  這次重新收錄蔣經國的舊照片,也包括溪口鄉情、北國歲月、天倫之樂,張張精采。

  經國從1925年開始,穿著母親親手縫製的棉背心,前往莫斯科孫逸仙大學就讀,後來國內關係惡化,滯留蘇俄成為人質,期間曾被下放至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度過飢寒交迫生活,在烏拉爾重機械廠,蔣經國認識了蔣方良(芬娜)女士,結婚夫妻,生下長子孝文,1937年,西安事變國共合作抗日,蔣經國終於獲准攜眷回國,在蘇聯的12年,是蔣經國人生旅程最艱困的歲月,這段日子的痛苦與折磨,讓他了解百姓的疾苦,養成堅毅的精神。

  這段俄國留學的故事,許多大陸團參觀,對蔣方良更好奇,年輕的蔣方良,俄名芬娜。伊芭奇娃。瓦哈里娃,蔣經國的俄名,尼古拉。伊利札洛夫,兩人返回大陸,母親毛太夫人,為他們補辦一場中式婚禮,接著照片場景從大陸轉移到台灣,蔣家的居家生活,拍照的神韻與姿態,不像外界印象中的嚴肅,好比旁人慫恿,經國與蔣方良擁吻,兩人在寓所結婚23周年,後來蔣經國擔任“總統”,一張接見榮獲諾貝爾和平獎的德蕾莎修女格外珍貴,站在旁邊就是當年擔任“內政部長”,現在是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可以看到伯公的“年輕模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