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觀察:江宜樺吳志揚感情好 攜手抗旱展決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21 00:32:13  


會議召開之前,吳志揚分享抗旱經驗給江宜樺聽,江坐在一旁,聽得很專注。(中評社 黃文杰攝)
  中評社桃園3月21日電(記者 黃文杰分析報道)說起桃園的水文化,除了贏得“千塘之鄉”美譽的埤塘,最近10年以來,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飽受缺水之苦,這也造就包括朱立倫、吳志揚等歷屆桃園縣長,要應付漫長等待“普降甘霖”的本事。

  “有水當思無水之苦”,這句話對桃園人來說,不只是一句口號,更是揮之不去的陰影,問題是,抗旱作戰非同小可,要聯繫協調的層面也很廣,往往不是地方政府首長一個人可以承擔。

  別小看缺水問題,處理不好,會成為“中央”與地方的角力戰,一旦牽扯到黨派,應付缺水危機,會擴大成為政治事件。

  最鮮明例子是,當時朱立倫還擔任桃園縣長任內,執政是扁政府,為了用水的基本權益,究竟民生優先?農業灌溉優先?還是工業供水為先?幾乎吵成一團。

  當時朱立倫身為百里侯,國民黨中生代的政治明星,基於職責,不惜直接槓上扁政府,怒斥中央部會沒有積極作為,還與曾任桃園縣長,當時擔任“副總統”的呂秀蓮有過精彩過招。

  後來國民黨馬英九重新執政,桃園也是藍營天下,地方炮打“中央”的局面少很多。

  以吳志揚昨陪同江宜樺視察石門水庫為例,從江下車到進入石門水庫管理中心召開會議,離開會議室走到大壩看水位,可以看到兩人感情超好,經常交頭接耳,交換意見,江宜樺甚至“聽”的時間,比“講話”時間更多,顯然相當倚賴,吳志揚的意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