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桃園復興鄉原民抗日史 泰雅族永遠的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01 00:20:11  


說起泰雅的戰爭史,並非泰雅人喜愛打戰,只是面對日本強制設立隘勇線,為了生存爆發枕頭山戰役。(中評社 黃文杰攝)
 
  翻開戰爭史,是族人的心痛。

  李慧慧說,泰雅族武裝團由部落中男性組成,是一個共同狩獵,共同作戰的團體,每一個團員均有保護共同獵區及部落安全的義務,百年來Msbtunux、Gogan、Mncyaq三個群體,均曾分別組成攻守同盟對抗敵人。

  雪霧鬧、竹頭角、Takasan、比亞外、大豹、卡奧灣、大嵙崁隘勇線、以及枕頭山等與清軍或日軍戰役,均可見部落禦敵的紀錄,其中又以枕頭山戰役最慘烈。

  1907年,日本人設置插天山前進隘勇線,防堵線區由阿姆坪起經枕頭山直到插天山頂,路線穿越泰雅族Msbtunux及Mncyaq的領域,造成族人土地限縮,影響生存空間,為了保護土地,守護家園,族人於枕頭山激烈抵抗日軍,雙方交戰40餘日,被譽為泰雅族抗日史上最著名戰役。

  來歷史文化館了解歷史長河,還可以進一步探索泰雅族的美術、工藝、樂舞、建築,展現不同風貌。
  
  當然,隨著山地原住民大量人口外移,原鄉人口結構也跟著改變,現在原住民與非原住民比例,大約維持七比三,非原住民透過婚嫁或工作進入,既有Kmukan(平地福佬)、Ngayngay(客家人),當中也包括Theluw(大陸省籍)等族群,平時大家以母語夾雜華語交談,強化彼此關係,兩岸交流在泰雅原鄉,愈來愈普及。

  但最早開啟當地觀光事業,有一原因卻是日本殖民台灣,在角板山設立甲種番童教育所,因為辦學成功,聲名遠播,不少官民團體特地前往參觀,替桃園復興鄉觀光事業打頭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