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鏡頭:新竹北埔老街屋 見證拓墾歷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11 00:48:02


新竹北埔慈天宮位於北埔街尾,是當地首廟,主祀觀音菩薩。(中評社 黃文杰攝)
  中評社新竹4月11日電(記者 黃文杰)走入新竹北埔老街,整個北埔街區,可以窺見當年基於拓墾目的發展起來的,老街屋十分緊密,達到防禦效果。

  該街區的重心分別是金廣福會館與當地信仰中心的慈天宮,慈天宮以東的建築多為土埆厝,是早年墾民的住所;以西的部分多為長條型街屋,其第一進多為兩層樓高,面寬三開間,是地方情勢安定後才建設的地區。

  慈天宮前的北埔街到南興街口的這一段,過去稱為“上街”,而從南興街口繼續到北埔國小的這一段則稱為“下街”。

  來到新竹北埔,當然不能錯過慈天宮,位於北埔街尾的慈天宮,是當地首廟,主祀觀音菩薩。

  慈天宮創建年代說法不一,不過與金廣福墾拓有關,應是道光15年之後。

  據傳該宮所祀的觀音菩薩,原為粵籍墾首姜秀鑾自大陸奉迎而來,當他與閩人周邦正合組金廣福開墾時,將神像攜入北埔,建一小寮奉祀。

  由於開墾之初,與原住民爭戰屢有傷亡,墾民隘丁都會前往禱祝,祈求平安順利。

  廟內的二組24孝石柱,雕工流暢而有韻味,也為全台廟宇所僅見,值得一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