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一帶一路”對壘TPP 走出“新道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21 00:55:39


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林建甫
  中評社香港4月21日電(記者 蘭忠偉)“兩岸及香港《經濟日報》財經高峰論壇”20日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林建甫表示,美國的大戰略是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而中國的“一帶一路”不需要和美國日本抗衡,而是要走一條“新道路”。

  自2009年起,美國藉助TPP已有協議,開始推行自己的貿易議題,全方位主導TPP談判,此後TPP開始不斷大,“被視為美國用作鞏固其在亞太地區影響力的平台”。然而,由於TPP一開始就將崛起的中國擋在門外,在一定程度上被認為對中國對外貿易起到“衝擊”作用。
 
  但隨著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不斷強化,“一帶一路”已經成為亞太區融合的一個重要選擇。林建甫認為,中國的“一帶一路”就是要和美國不一樣,更不需要走太平洋去面對日本,“國務院的大戰略是要把中國推出去,不是去和美國日本抗衡,而是要走新的道路”。

  林建甫表示,其它的方向就是考慮往西走或者往南走,往一些新興的國家走。由於新興國家邊際成本比較低,邊際效應比較大,中國現在有很好的技術,比如高鐵,可在這類新興國家之中找到很好的出路。

  “由於新興國家很多地區是未開發的,所以由基礎建設開始。”林建甫表示,透過基礎建設,未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所產生的感情或是深化程度會要比美國的TPP要高,互動也會越來越多。

  然而,發展基礎建需要大量的資金怎麼解決?林建甫認為,亞投行就是要幫忙解決基礎建設的融資問題。透過融資,又可讓中國的人民幣國際化,亞投行不完全是為了基礎建設,只要是軟性,有助於國家發展的都可行。

  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認為,中國過去三十多年是引入外資,現在是中國向外的投資迅速增長。在此情況下,中國三十多年改革開放所積累的經驗可以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分享,作用也將更大。


    相關專題: 中評香港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