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古豐永:全球經濟取決大陸 台灣不可能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11 00:38:19


中原大學與鼎新攜手推動工業4.0合作計劃暨系統軟體捐贈儀式。(中評社 黃文杰攝)
 
  古豐永解釋,第一步,到2025年邁入“製造強國”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製造業整體達到世界“製造強國”陣營中等水準;第三步,進入世界“製造強國”前列。

  針對外界認為,中國大陸生產條件已經改變,製造業不適合待在中國大陸,古豐永說,還要看大陸外需市場與內需市場。

  他說,國際品牌商,如果成本一直壓在那裡,企業要接單怎麼辦?只有配合,最終取決於成本,成本高就面臨外移,第二、大陸內需市場超越外需市場,就會產生30年前美國的狀況,也就是讓內需市場起來,大品牌商起來,自給自足,如果大陸的品牌商把產品銷售到其他地區之後,外銷條件愈來愈強,就會看到製造業板塊大挪移。

  古豐永对中评社說,很多產業不管是在大陸或是台灣,該“補課”(好比加速自動化或智能化)就要趕快“補課”,未來當供應鏈變成“點”與“線”,管理層面都要升級。

  他說,很多產業面臨工業4.0時代,並非“加重”台灣發展,還要看產業別,他們屬於提供企業解決方案服務類型,台灣中小企業居多,大陸國企為主,條件本身不同,唯一差別在於,是否有獨特競爭能力,還要跑得比別人快。

  古豐永表示,但是製造業要去哪裡去“練”?台灣市場太小,只有到大陸才可以“練”功夫,兩岸到底要競爭或合作?全靠自己選擇,不管哪個產業,就是賣東西,需要市場,這個市場到底有多少主控權?到底要對抗還是合作,還是非對抗型的競爭。

  他表示,美國製造業當初離開自己國家,到其他地區設廠,看起來沒有選擇,現在因為工業4.0,可能多了選擇,或許高階研發可以回去美國,但供應鏈不可能馬上跟著回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