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鏡頭:桃園地景藝術節千人築石滬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12 00:33:00


2016桃園地景藝術節“千人築石滬”,在桃園新屋永安漁港沿岸進行。(照片:桃園市政府提供)
  中評社桃園9月11日電(記者 黃文杰)2016桃園地景藝術節“千人築石滬”10日在桃園新屋永安漁港沿岸進行,民進黨桃園市長鄭文燦參與,他提到“千人築石滬”活動,不僅學習先民生活智慧、海洋教育,也提升環境意識,未來市府將採“一年籌劃、一年舉辦”,將地景藝術節經營成桃園代表性藝術品牌。 
 
  這場“千人築石滬”活動由“新屋愛鄉協會”帶領清華高中、元智大學以及新屋在地居民一起堆疊石滬,是地景藝術節開場的亮點,也能夠成為難忘的集體環境藝術、行動藝術記憶。 

  鄭文燦表示,許多人都聽過澎湖雙心石滬,但卻較少人知道新屋石滬群,這是300年來的重要漁業文化資產,也是台灣本島僅存的石滬群。

  他說,石滬是一種生態的捕魚方式,利用海岸既有的卵石堆疊成一條長長的堤岸,用來阻斷漲潮靠岸覓食或洄游的魚群退路,將魚群困在堤岸內,展現先民捕魚的智慧。 
 
  鄭文燦提到,石滬代表先民生活智慧及傳統漁業的環境保育理念,它和牽罟、一支釣等漁業方式一樣值得保存。

  他說,石滬同時也是客家人在海洋生活的重要記憶,見證先民在此建立家業,代代相傳的歷史。 
 
  鄭文燦談到,“2016桃園地景藝術節”除了築石滬活動外,還會在觀海亭辦理7場“石滬爺爺說故事”及體驗活動,讓民眾能在欣賞藝術作品的同時,體驗在地石滬文化,欣賞作品之餘,別忘了體驗鵝肉、米台目、焢肉等新屋知名客家美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