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陸生看兩岸:上層不動 底層水流很有活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08 11:09:37


陳全榮,本身是廣州暨南大學力學與建築工程學院老師。(中評社 黃文杰攝)
 
  被問到為何跨海來台灣讀博士班?扈益群說,福建見到台灣人很多,但接觸專業層面的台籍老師少,“我們在福建見到的台灣人,跟在台灣見到的台灣人,覺得還是不一樣”,她認為,身邊的台籍老師起了很積極作用,自身正能量、人生觀,已經達到很高的層次。

  扈益群觀察,台籍老師帶著學生競賽都獲獎,跟這些老師合作,我們老師也都有成長,比較像似“大老師”的概念,當然台籍教師普遍年紀稍長,多半在50歲以上。

  來自華僑大學美術學院的吳彥,提到華僑大學跟中原大學交流密切,所有二級老師都來台灣上課,她認識陳歷渝老師很早,最早是海峽兩岸高校文化與創意論壇,已經舉辦第七年,因為本身從事產品設計,很認同台灣的文創設計。

  吳彥回憶最早來台灣,看到中原建築學院,晚上十二點門竟然開著,燈火通明,大家都在做畢業設計,除了學生連老師也在場,那次經驗相當難得。

  被問到兩岸文化與教育交流的看法,特別是年輕人,三位陸生博士生異口同聲認為,不要受到意識形態的影響,也不該貿然中斷。

  陳全榮說,他過去接觸與參與的民間協會交流,好比室內設計協會,台灣都知道主要市場都在大陸,體認要繼續維持與促進兩岸交流。據他觀察,好多年輕人也沒談意識形態,單純文化層面交流。

  扈益群認為,現階段官方仍處於僵局,民間溝通更顯重要,這就好比河川水流,表面看似不動,但底下卻是充滿活力,這是很珍貴,還是要多溝通,不能光是耳朵聽,也要實際看看,雙方各自到對方生活的地方走走看看,有自己的想法最重要,不能總是耳朵在聽。

  吳彥表示,兩岸交流一直持續,特別是福建地區,跟台灣交流非常頻繁,好比廈門文博會,幾乎把台北文創精華都搬到廈門,學術交流、文化交流都要持續。

  被問到陸生在台是否受到歧視?答案都是“台灣人都非常熱情”,當然陸生是否納保話題他們也關注,也知道民進黨蔡政府決議比照外籍生,一視同仁,准予加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