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馬英九讚許新聞媒體:報道創造“九二共識”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2-06 15:56:08


馬英九出示事先準備當年新聞報道內容。(中評社 倪鴻祥攝)
  中評社台北12月6日電(記者 倪鴻祥)馬英九今天下午應邀到誠品松菸店出席銘傳大學、台灣新傳媒文化發展協會及中華數位媒體教育培訓協會共同主辦的“2016兩岸華人金媒獎暨新聞報道獎”。馬英九以1992年的“九二共識”名詞由報道而來並影響兩岸關係這麼多年為例,指出報道會創造歷史。

  兩岸新聞報道獎過去由“行政院”陸委會主辦、銘傳大學承辦活動,已有19年歷史。去年遭到質疑,今年起改由民間愛爾麗集團獨家贊助,銘傳大學等單位共同承辦活動。馬英九下午應邀出席頒獎、致詞,沒有另外接受媒體提問。

  馬英九表示,兩岸從1949年隔海分治之後,如果打仗不算的話,雙方互不往來,一直到1987年11月2日開放大陸探親,,兩岸交流才逐漸密切。他個人在過去28年公務生涯中,超過15年在做與大陸有關的工作,其他不論是在“法務部長”或台北市長任內也有很多案子與兩岸有關,尤其擔任8年“總統”任內,兩岸工作是重中之重,因此他一直沒離開過兩岸關係。

  他指出,他過去擔任首長,都是頒獎給別人,很少有人頒獎給他,不過有一次公民外交協會(people to people)頒艾森豪和平獎給他,令他感到高興,也認為透過頒奬可以鼓舞人。

  他說,報道有時會創造歷史,以1992年“九二共識”來說, 當時在香港雙方談判各提5個方案,都沒有共識就走了。返台後海基會又準備了3個案子,一方面發新聞稿、一方面傳真給大陸的海協會。沒想到海協會接受其中一個案子,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是因為認知各有不同,所以用口頭方式各自表述,11月16日居然接到海協會回函,表明充分尊重並接受對方的建議,這就是“九二共識”的由來。11月17日各報都有報道。

  馬英九出示事先準備當年新聞報道內容表示,其中有一個報紙寫著“一國中國各自表述,兩岸存異求同”,所以“一中各表”名詞不是陸委會命的,也不是他命的、而是這個報紙命的。這事左右了兩岸關係這麼多年,讓他深刻感覺到,媒體除了會設定議題外,描述也可以影響方向。

  兩岸新聞報道獎旨在鼓勵兩岸新聞深入報道,凸顯兩岸新聞價值與意義;此次報道獎總計吸引台灣近40家平面、廣播、電視及網路新媒體參賽,分專業新聞組及公民新聞組共7個獎項。兩岸華人金媒獎旨在鼓勵兩岸產學業界在全媒體整合行銷的卓越表現,帶動整體產業在數位媒體的創新應用與操作,創造嶄新價值,激盪多元、全面的全媒體服務解決方案,兩岸華人金媒獎共設有金媒創新獎、金媒電商獎、金媒公益獎共3大獎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