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5月12日電/中央網路報今天透視集專欄說,在野的國民黨將在小英就職週年當天,選出新任黨主席。可在一般人印象中,這次國民黨主席選戰,不僅選得久,還選得殺氣騰騰。不但多人角逐,且對選舉的遊戲規則,引起內外爭議,部分候選人陣營也傳出人頭黨員衝高票數。使國民黨這一年多用於內部較勁,無力對陣執政的民進黨。如果說,過去一年,“只有藍被綠鬥”、“哪有藍綠惡鬥”,試問孰以致之呢?
首先,在野黨不夠團結,被人家爽爽整了一年,殆為不移之論。自從上個世代,某位黨政高手的名言之後,在野黨就被和“彈簧床”打上了等號,反彈、出走、分合、政爭,不一而足。至今跨世代了,仍然在分紅橙黃綠藍靛紫,清算以前主流非主流、正藍或鑲藍的老帳,對於年輕人,這些歷史名詞有何意義?當“老藍男”變成這個黨留給小英政府的“遺老”代名詞時,又何能抱怨年輕選票不上門呢?
其次,在野黨總是不覺悟,吵“統獨”對自己不容易得分。當用人、定策都要先吵“姓統姓獨”,先檢驗人才、路線的血統家譜之時,對於自己重返執政,乃至探索“中華民國”的未來,毋寧都是危險的。如何體察民意,提出有效維持“現狀”、維持和平的妙策,實在遠比放言高論“統一”“獨立”等渺遠議題,來得重要且實際。當年胡適所謂“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不意成了今天在野黨必須反省的病灶所在。
最後,國民黨唯有把搞好經濟的金字招牌,想辦法撿回來,才是未來誰領風騷的決定因素。猶記得馬政府執政失利,首在黨內不團結,始有坐看學生佔據議場的打臉醜劇;再來就屬油電雙漲之後,民眾對於政府經濟政策的普遍否定。眼下小英政府倒行逆施,所謂年金改革、前瞻條例等等作法,不僅橫柴入灶,更恐殺雞取卵,經濟依舊是罩門。奉勸在野黨袞袞諸公,多多努力,以期拯救台灣經濟命脈於來日,這才是重返執政的不二法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