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雄三飛彈前總工程師張誠:國防授權法模糊
http://www.CRNTT.com   2018-08-16 00:21:42


 
  張誠告訴中評社,台美關係的升溫,是因為台灣的戰略位置,中國大陸想要出第一島鏈,想要掌握西太平洋與南太平洋,不論從宮古海峽或巴士海峽出去,台灣正好成為中國大陸的“芒刺”(在背),加上美國力推印太戰略,台灣扮演一定吃重角色。
 
  對於中美台三角關係,張誠以“剪刀”、“石頭”、“布”來比喻,台灣是出“布”的那一方;中國大陸出“剪刀”要剪台灣這塊“布”,無時無刻要把布剪破,愈破愈好,早日完成統一;美國就是出“石頭”的一方,克制中國大陸的剪刀,現在的中美貿易大戰,就是剪刀對上石頭。

  張誠認為,美國的作法是,類似當年冷戰時期的美蘇關係,蘇聯解體解體原因很多,發展軍備是一個原因,現在中美貿易大戰,美方故意在經濟讓中國大陸出現瓶頸,加上透過“國防授權法”提高台美關係,刺激中國大陸加速武器設備競賽投資,中國大陸可能走上蘇聯解體那條路,這是美國的盤算,當然樂意大打“台灣牌”,用來牽制中國大陸。

  他說,台美關係升溫,真的是美方看重台灣的戰略地位,就好比當年韓戰與越戰,台灣也是同樣戰略地位,只是當時美國對抗蘇聯,後來當美國發覺跟中國建交,他的前線可以從第一島鏈推向中國邊境,直接跟蘇聯對抗,接下來看到美國跟“中華民國”斷交。

  “戰略是操之在別人!”張誠說,看中美台三角關係,必須回頭看台灣這塊布,怎樣去包住石頭才是重點,小布可以抱著大石頭嗎?可以,現在戰略就是“包”的概念。

  說到“用布包石頭”,張誠提到日前台積電生產線中毒大當機,營收損失高達新台幣52億元,創下臺灣有史以來損失金額最高的資安事件,這事剛好說明“用布包石頭”。

  他說, 台積電的創立,起始於1986年由臺灣的工業技術研究院(工研院)與荷蘭的飛利浦電子公司簽約合資成立半導體製造公司,等於是工研院“生出來”,只因為當時政府清楚看到台灣的發展戰略以及產業走向,半導體一定是最重要的一塊,鎖定晶圓代工,後來真的掌握全世界20%到30%産能,而且品質絕對沒話說。

  張誠認為,如果台積電出狀況,全世界電子產業都受到波及,這就是“布”的概念,台積電生產線中毒,全世界的生產供應鏈比台積電還緊張,會影響交貨時間,懲罰台積電又怎樣?還是會延遲交貨,可以看出來台灣扮演“布”角色,絕對不是軍事,是全世界產業分工,能不能在對的地方。

  他表示,台灣還有哪個產業,同樣跟晶圓代工這樣重要,位居全世界產業的關鍵位置?可惜沒有看到,當然軍事是更沒有機會,軍事的戰略位置是靠別人決定,美國在亞太發展印太戰略,我們現在地位重要,一旦美國的戰略又改變,我們又不知道在哪裡。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