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漏氣! 台馬交通船頻故障老船台馬輪救援
http://www.CRNTT.com   2018-08-23 00:05:28


台馬之星仍停靠在基隆港,不過故障停駛,可以看到設備新穎。(中評社 黃文杰攝)
 
  文章也提到,由於馬祖兩座機場的地型限制,目前“非精確儀降”已達極限,而在兩座機場現址進行3C或4C規劃,已不可行。因為精確儀降不只是考量跑道長度,而是跑道兩側障礙物的移除,除非比照香港赤鱲角機場,3C或4C機場興建在海上,否則再多的規劃,都只是浪費時間和金錢。

  作者也提到,馬祖因為“藍眼淚”帶動馬祖觀光爆發性成長,加上台馬之星故障連連,馬祖交通“戰略思維”應有所改變。也就是5千噸級交通船,已不符未來25年馬祖觀光發展的需求,建議連江縣政府應該更大膽一些,將船體加大為6千噸至8千噸,讓床位從現在的380床,加倍為760床,甚至1000床,同時配合適量的座位。

  文章也分析,為何馬祖只能興建6千至8千噸級交通船?不能挑戰萬噸級?原因是南竿的福澳港和東引的中柱港,水深都是負5米。

  連江縣政府先前邀請往返台灣與澎湖的“台華輪”試航馬祖,因8千多噸的台華輪吃水較深,無法在乾潮期間靠泊福澳港,試航一次後作罷。

  因此,未來的新船,其噸位的限制,在於港口水深。

  資深會員劉家國在文章中指出,11億4千萬的補助經費,可能建造6千至8千噸級交通船嗎?如果經費不夠怎麼辦?建議為馬祖未來25年發展,劉增應縣長可以大膽舉債,未來25年逐年攤還。連江縣和金門縣都是零舉債的縣市,好的方面來講,是財政控管模範生,壞的方面而言,是財政保守僵化,只敢花用昨天的錢,不敢預支明天的錢。

  文章最後也介紹“台華輪”,1989年9月在日本長崎建造竣工,耗資新台幣7億2千餘萬元。船長120公尺,船寬19.30公尺,總噸位8134噸,航速22浬,載客量1150人,載車能量小客車約100部。30年前,澎湖就敢做大夢,30年後,馬祖也該追隨,朝向建造一艘“大船”的方向努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