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評鏡頭:竹科水車滿街跑 事態嚴重
http://www.CRNTT.com   2021-03-19 00:07:17


大型水車開始出現在新竹科學園區,顯示水情吃緊,廠商已經開始“救急”。(中評社 黃文杰攝)
  中評社新竹3月19日電(記者 黃文杰)全台乾旱大缺水,新竹科學園區所在地的新竹縣市,目前水情為“橙燈”,全日減壓供水,未來若進入“紅燈”,需實施分區供水或定點供水時,一周將有2天無水可用。竹科園區已經開始看到大型水車開始跑,顯然情況危急。
 
  園區商業同業公會秘書長張致遠告訴中評社,20噸水車在園區跑,主要還是“救急”,如果一家公司若需要4000噸用水,到底會看到多少水車在竹科跑?廠商多支付水費是小,可能對於地方交通衝擊是一大考驗。另外,水車取水的地點,也是一個問題,但是都會經過政府允許的取水口。

  張致遠認為,台灣其實不缺水,重點是藉由57年來最嚴重的乾旱,政府可以短期與長期供水好好規劃,尤其如果要張徵“耗水費”,也要告訴廠商或社會,多收的經費,最後會用在哪裡、怎樣改善供水穩定。

  聯電榮譽副董宣明智18日出席新竹縣府會及園區廠商祈雨儀式後受訪,表示新竹地區雖然每年都有缺水情況,但今年情況“以前都沒有看過”,希望一起努力“祈求老天保佑,賜給我們雨水”,也要地方做好面對鑿井取水的問題,呼籲民眾要節約用水。

  台灣水情告急,連外資法人都關注!里昂證券特別針對台灣缺水挑戰,發布策略報告指出,政府和企業在第一時間搶救水情下,科技業不受衝擊的狀態評估再撐1-2個月,但若用水持續短缺,恐打擊產業發展,半導體、面板、PCB將是受害最深的三大產業,晶圓代工尤以台積電、聯電衝擊大,呼籲各界都該加速問題解決。

  目前蔡政府對於新竹抗旱開源方面,包括桃園新竹北水南調工程,如今每日可提供20萬噸水源;南寮緊急海淡設施向海借水,完工後每日可供水1.3萬噸;另外,也在客雅水資源回收中心設置“RO級移動式淨水”循環利用水源,2月起每天供1500噸再生水,可作工業冷卻水,大新竹共有17口抗旱水井,16口在竹市、1口在竹縣,每天可供水3.2萬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