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鄭文燦就職七周年 看范姜祖堂力挺客家文化
http://www.CRNTT.com   2021-12-24 15:19:36


鄭文燦就職七周年,到新屋范姜祖堂出席橫屋活化活動,跟客家八音班一起學習。(中評社 黃文杰攝)
  中評社桃園12月24日電(記者 黃文杰)今天是民進黨桃園市長鄭文燦就職七周年,市府並未特別召開記者會,鄭文燦中午到新屋范姜祖堂出席左側橫屋群活化再利用開幕,用實際行動力挺客家文化。

  范姜是少見的複姓,其源起是個飲水思源的故事,清初時期,廣東省惠州府陸豐縣吉康都崙嶺鄉婦人雷氏,因夫婿范集景早逝,無力撫養孤子范文質,只好攜幼子改嫁姜同英為妻,其子范文質在姜家長大,深感繼父養育之恩,成家後,於是將子孫皆冠以范姜複姓,在百家姓外自創一姓。

  范姜祖堂為桃園市的市定古蹟,范姜祖堂的修復活化對於桃園及客家文化保存深具意義。

  市府向“客委會”爭取新台幣420萬元經費補助,推動范姜祖堂左側25個橫屋空間活化再利用,以“橫屋點點”為題,規劃“八音學堂”“朗讀光陰”“習藝教室”“小藝廊”“文化茶屋”“生活書屋”等6大區域,串聯起客家八音樂器、新屋客家歷史文化等特色,並打造遊客休憩享用茶點及親子共學的空間,期盼讓客家文化走入民眾生活。

  鄭文燦表示,范姜家族自清朝乾隆年間來台開墾,定居桃園並闢建新屋舍,這也是現今“新屋”地名的由來。范姜家族人才輩出,新屋也成為桃園最大的客家聚落,因此范姜祖堂的修復活化對於桃園及客家文化來說深具意義。

  他說,桃園自升格後,市府對范姜祖堂修復範圍進行擴大認定,希望最大程度保留這裡的歷史文化素材,同時透過活化再利用,讓歷史建築成為地方生活關鍵文化要素,並以終身學習為目標,打造地方文化學堂。
  
  范姜祖堂左側25個橫屋空間活化再利用,最具特色是“八音學堂”區,設有演奏與傳習功能之學堂空間,現場也展示八音樂器供民眾體驗,熱鬧迎接鄭文燦的抵達,鄭也走到八音學堂,瞭解當地鄉親學習客家八音,上頭寫著“發揚客家固有文化”。
 
  鄭文燦就職七周年,沒有制式的官方宣傳活動,只有實際走入現場,新屋范姜姓氏,培育出最多老師校長,市府與“客委會”合作,投入大量經費在客家文化,包含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台灣客家茶文化館、北區客家會館等建設計劃,不僅受到鄉親喜愛,也讓客家歷史文化更加貼近民眾生活。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