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俄烏效應?閻亢宗:兩岸軍事差距越來越大
http://www.CRNTT.com   2022-01-26 10:02:00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中評社 黃文杰攝)
 
  閻亢宗說,俄羅斯真的攻擊了烏克蘭,美國及北約也沒出兵,最多提供武器給烏克蘭的自衛能力,再加上經濟制裁,一旦台海、南海甚至東海地區發生衝突,美國一樣比照烏克蘭模式,印太盟邦會怎樣想?如果連俄羅斯都不怕提供武器與經濟制裁,中國就更不怕了,中國的底氣大於俄羅斯。

  他說,俄烏問題會不會讓北京針對台灣、南海的政策,重新思考這個地區的策略,是不是會採取更強硬立場,不知道,但絕對會產生漣漪效應,對於台灣而言,面臨到最為不利的情況是,台灣的軍力再怎麼樣提升,永遠趕不上中國的軍事實力,兩岸軍事差距只會越來越大,不會縮小。

  閻亢宗指出,執政者要知道,軍事沒有辦法解決兩岸問題,最後還是要靠政策,用政治方式解決兩岸的問題,比較麻煩是兩岸陷入僵局,民進黨好像只能依靠軍事,軍事又解決不了所有問題。

  他分析,蔡政府執政以來,很大績效就是在外交,這是事實,有越來越多的國家支持台灣,但是對於台灣,到底是好?還是不好?當美國支持台灣,強硬要求應對中國,是不是願意當馬前卒?完全敵對的關係,對台灣到底好不好,是我們應該謹慎思考。

  閻亢宗認為,現在賴清德出訪洪都拉斯過境美國,說明執政黨策略還是“出口轉內銷”,把外交的成績轉到轉到在對內的選舉,變成選舉的紅利,可以增加選票支持,塑造“全世界都在支持台灣”氛圍,但是絕對不是全世界在支持台灣,頂多只能講自由民主世界支持台灣。

  他認為,拜登去年底召開民主峰會,但是民主峰會之後,又改變什麼?對中國大陸改變什麼?自由民主陣營,包括美國歐洲確實支持台灣的聲音大了,但是有徹底改變了整個的印太戰略格局?改變印太權力平衡?沒有。只是造成了臨近的台海、東海、海南,成為熱點與緊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