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評關注:桃園在地不捧場 羅智強自備聲量
http://www.CRNTT.com   2022-03-14 10:05:48


羅智強展開千裡挑園傾聽之旅,出發前做好防曬措施。(中評社 黃文杰攝)
  中評社桃園3月14日電(記者 黃文杰)中國國民黨副秘書長、台北市議員羅智強13日正式展開千里傾聽桃園之旅,當然如預期,並未獲得藍營在地支持,沒有黨籍在地民代陪走,主要是“桃園走聽”目的是為了爭取桃園市長。無疑攪亂不少人的政治佈局。有人認為這麼短時間,不可能改變現況,也有人堅決反對“空降”,非在地政治人物想選贏桃園機率不高,但是“自備聲量”,正是羅智強的最大武器。

  桃園傾聽之旅首日,羅智強選擇從機場捷運蘆竹坑口站出發,“坑口”就好比站在火坑邊緣,到底要不要跳下去?陷入天人交戰。
 
  向來信奉“即知即行”的他,是否參選桃園市長?決定用一千公里的傾聽之旅,來說明“要不要”參選桃園?以及“能不能”參選桃園?當然非典型的政治人物,往往一開始都不被看好,憑什麼台北市議員要來桃園選市長?有什麼條件可以參選?之前江啟臣擔任國民黨主席,也盛傳要來選桃園市長,結果全敗在“空降”這兩字。

  升格六都的桃園市,明顯分成“在地桃園”、“移居桃園”兩大族群,外來移居人口比例快速增加,影響藍綠政治版圖。綠營不排斥“空降”,只要確保桃園繼續綠色執政,反觀國民黨在桃園失去八年執政,寄望鐘擺效應,藍天再現,這是千載難逢機會,“在地桃園”政治人物最佳時機。

  羅智強用雙腳行動來表示,自然會有“鯰魚效應”。藍營想選桃園市長,不會靜悄悄,“在地桃園”必須多方作戰,一來趕緊表態爭取,再者,排斥外來空降,最重要是防止黨內高層以協調名義草率決定人選。

  選舉其實沒有必要排斥“空降”。因為出生、求學、工作、成家、終老,不同的人生階段在不同的地點生活,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只是羅智強現在並非是桃園人,至少戶籍也還沒遷入,怎樣證明自己真正認同這片土地?可以給桃園人更大光榮感?如何說服藍營支持者自己就是最強人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