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即將在10月13日邊境解封,機場商店餐飲營業比例才會調整到50%。(中評社 黃文杰攝) |
機場公司告訴中評社,現在歐洲機場營運量恢復大約七成,亞洲大概只恢復一成左右,即使新加坡、泰國、日本都相繼邊境開放,但都是緩慢成長,就連鄰近的香港才剛開始實施0+3新制,機場旅客增加,但是香港仍秉持清零政策,入境管制比較嚴格,但是跟台灣相比,絕對數旅客還是比台灣高,主要還是台灣現階段還維持入境居檢,來台觀光還要先在防疫旅館“關”幾天,根本把國際旅客阻擋在外面。
這波疫情讓海嘯第一排的機場店家“傷很大”,所幸政府還有補貼,店家營運如果跟去年同期相比,沒有到二分之一,政府給予權利金與租金補貼,補貼政策維持到明年6月30日,屆時是否運量可以提升到五成?還要看邊境開放幅度,即使採取0+7(入境免居隔)措施,入境旅客上限沒有取消,不太可能看到國外觀光客來台進行報復性消費。
桃園機場餐飲店家,是台灣觀光旅遊產業櫥窗也是指標,真實反應景氣好壞,當全球都在搶觀光客,台灣才開始起步,要恢復到疫情前水準,恐怕還要一段時間。
平心而論,蔡政府也不用選前刻意放話,邊境開放可以替台灣觀光產業帶來多大的利多,是施政的“恩惠”,其實現在邊境開放,只是在既有航線增加人數,真正影響台灣旅客人數還是最重要的兩岸航線,疫情縮減只剩北京、上海、廈門與成都,加上政治因素,能不能逐步放寬?迎來報復性消費,除了看全球疫情,還有就是兩岸關係的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