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張誠:美國搞半導體去中 激發大陸斷尾求生
http://www.CRNTT.com   2022-11-05 00:53:16


 

  張誠分析,當初美國打壓東芝,取得日本技術,壓抑日本半導體發展,後來美國半導體外包工作流向台韓,包括台積電、三星等台韓半導體產業跟著蓬勃發展,東芝一蹶不振。

  他認為,從過去東芝的例子來看現在台積電的處境,憂心半導體產業去台化不是沒有原因,重點是美國政府10月7日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布出口新禁令,去中化導致全球供應鏈改變,這才更可怕,因為去中化意外變成去台化,誰也想不到。

  張誠解釋,半導體產業去中化目的,是美國不讓中國半導體產業鏈起來,拜登政府用行政命令要求相關設備皆禁止出口至中國,包含14/16奈米以下等先進製程邏輯晶片、18奈米以下DRAM晶片、128層以上NAND Flash晶片,不能供應給中國,導致半導體產業股票下跌,市值快速蒸發,對美國也不利,對全世界晶片供應也不利,全世界都受害。

  他表示,去中化引發全球供應鏈改變,中國半導體產業勢必面臨斷尾求生,說不定被斷尾,反倒激發真正求生意志,現在先進製程技術或許輸給美國,未必代表永遠都會輸給美國,

  張誠表示,美國千方百計設法去中化,意外讓半導體產業去台化,不是台灣傻瓜上當中計,而是台灣只有配合美國,其實美國弄出晶片法案,還籌組晶片四方聯盟(Chip 4),就會看到台韓對於Chip 4態度不一樣,韓國還沒有完全點頭加入,台灣是否比照美國也搞出自己的晶片法案,保護或獎勵自己晶片產業發展,立於不敗之地?

  他也認為,全世界都在搶台積電、搶台灣半導體產業,即使台積電美國設廠也凸顯一件事,就是人才的重要,台灣擁有的武器就是人才,其實中國大陸最需要的也是人才,中國大陸如果懂得運用台灣的人才,兩岸也有機會合作。不會只受制於美國,台灣才是真正懂得地緣政治。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