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會談”子會“兩岸認同互信與兩岸關係的發展”會議主持人鄭安國。(中評社 李文輝攝) |
胡凌煒提到大陸民主化問題,坦率理解,現在大陸公務員隊伍,是萬中選一,執政者都是經過改革開放成長起來,壓力都很大,他們起來後,一些問題,他們不是沒有看到社會制度的改革,執政黨必須承擔的責任是如何確保大陸平穩發展的同時,推動改革,這是要承擔責任的。從台灣轉型經驗看,一定出現混亂,台灣畢竟小,混亂是可控制,但是中國這麼大,要改革開放,不是說不需要,而是怎麼樣負責任去思考、確保穩定發展的同時,推動大陸社會改革,他更希望學者專家站在大陸的立場上,提出更有建設性的意見。
東華大學原住發展暨社會學系教授施正鋒指出,孫中山或中國領導者想建構的中華民族,是政治上的民族,不是種族的,“台灣民族”的想像不只是巴西,好一點像是瑞士、加拿大,台灣平埔族沒有被消滅,只是被漢人強迫改名、留辮子、綁小腳,把自己認同掩蓋下去,這種痛苦過程幾百年屈辱可能很難了解。
施正鋒分析,為什麼台灣年輕人認同不一樣?不是李登輝、陳水扁,現在文攻武嚇、外交孤立都沒有了,不過有兩個感受,一是球賽國旗部分,逼迫民進黨支持者也要揮舞一下青天白日旗,讓人很不爽;二是“國際網購”,奇怪,因為ISO標籤“Taiwan”後面老是要加 “,China”結果出貨都要繞到中國一圈又回來,一星期要到變兩星期,“有國家又怎樣?我們沒有國家,你不給我們,不爽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