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台北會談綜合座談 兩岸學者激盪火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12 00:53:53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副所長朱衛東發言。(中評社 李文輝攝)
 
  黃光國說,台灣外籍人士愈來愈多,是不是中華文化復興要翻轉?兩岸經驗真的很不一樣,社會科學界卻不正視,卻說很一樣,他強調,社會科學中國化最重要的就是“要面對現實”,各種說法,都是不願面對現實,“你不同意,我就是要講,你會同意,我就不講。”學者不講真語,兩岸關係如何解決?模模糊糊,認真看各種建議,哪一個不是“一中兩憲”?都沒人談,還是各打高空、各自角力。

  朱衛東提出三點說明,認同到現在,因素很重要原因,第一領導者個人作為,如果不是李、扁當政,不會討論這個問題。第二談經濟,從未幻想經濟可以解決政治問題,是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經濟不可能發揮決定作用。第三,是“一中屋頂”問題,大陸對台政策,新形勢下一特點,強調“共同”概念,十八大報告,多次使用兩岸成果“共同”鞏固、共享、兩岸發展模式“共同”創造,兩岸方案,一定是“共同”對話談判中相互解決,大陸提“合情合理安排”,沒有把自己東西強加對方,強調是“共同”,未來模式一定法理上沒違背中國主權、領土完整不能分割這個話語,同時也是兩岸都不滿意,但可以接受的方案,方案是談判、而不是憑空出來的。

  吳玉山表示,第一個,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副所長朱衛東說得沒有錯,並沒有說經濟決定論,特別是對於影響台灣統獨意識產生很多作用,但對認同沒產生作用,都主張維持現狀。因此,像排斥中國認同的民調上升、但是支持台獨民調也沒上升,經濟發揮了作用,但有其限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